脊髓肿瘤起源于髓内或脊髓周围细胞,当神经根受脊髓肿瘤压迫可引起疼痛、麻木、针刺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乏力和沿着神经的放射痛。脊髓在大多数身体部位连接大脑和神经,脊髓是一列神经组织,从脑干沿着背部中心延伸。脊髓神经在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传递信息。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不是癌症)或恶性的(癌症)。良性脑肿瘤生长并压迫大脑的附近区域。它们很少扩散到其他组织中。恶性脑肿瘤可能快速生长并扩散到其他脑组织中。当肿瘤长入或压迫大脑区域时,脊髓上的压力也可能阻塞脊髓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死亡和肿胀。肿胀可能阻止更多的血液供应,导致更多的组织死亡在一个恶性循环的损害。由于脊髓压力引起的症状可能会迅速恶化,严重会对神经造成长期性损伤并导致残疾。脊髓肿瘤需立即治疗以防止长期性神经损伤。
脊髓肿瘤可以治愈吗?手术切除仍是一线治疗手段
患者往往只有在出现神经学症状和体征之后才会被诊断出来,而这些症状和体征可能会在疾病发展的后期出现。然而,早期诊断是重要的,因为大多数肿瘤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的,当肿瘤较小时,手术结果是较佳的。此外,由髓内脊髓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很少是可逆的。因此,术后功能预后与患者术前神经状况密切相关。理想情况下,脊柱肿瘤治疗的目标是完全消除肿瘤,但这一目标可能因脊髓和周围神经长期性损伤的风险而变得复杂。
手术切除脊髓肿瘤,特别是髓内肿瘤,是危险的,因为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甚至损伤正常的功能,导致瘫痪,主刀医生的手术技巧是成功结果的关键。全国际神经外科专家正在研究现代脊髓肿瘤手术方法使得该疾病的治疗更加顺利和合适。该手术需要前沿的技术、不同的神经显微镜,神经导航设备,成像设备,内窥镜设备和神经外科器械。同时要熟练使用这些技术和设备,需是拥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专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髓内半椎板切除术的前沿性突破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缺陷
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已被用于手术切除脊髓肿瘤。它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些便利,例如肿瘤的暴露和广阔视野。然而,全椎板切除术也有缺点,可能使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它会导致明显的脊柱不稳定,导致脊柱畸形,硬膜外纤维化,脊髓缺乏骨保护和术后轴性疼痛,不完全切除或者手术通道相对较窄而导致无意的脊髓损伤。
为了减少椎板切除术后并发症,神经外科领域探究了各种手术技术。1992年,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提出了半椎板切除术、用于治疗脊柱髓内病变的一种技术方法。半椎板切除术主要根据髓内肿瘤的定位选择患者位置,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手术。医生在病变区域通过标准方法,即通过背根入口区或中线脊髓切开术接近深部病变。除了精确的定位和脊髓的较佳进入区域,解剖技术可能会影响髓内肿瘤的手术结果。手术过程中,使用双较钳和微型剪刀来断开引流血管是的重要。在确定手术平面后,应以锋利的解剖方式进行病灶切除,以避免损伤正常脊髓组织。
半椎板切除术避免了对脊上和脊间韧带以及对侧椎旁肌的损伤。出于这个原因,单方面半椎板导致较少的损伤与全椎板切除相比脊柱的动态背结构。单侧半椎板切除术被认为能够在脊柱的动态稳定性方面超过全椎板切除术。
半椎板的优点包括减少术后疼痛,功能损伤,较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选择微创方法(半椎板切除术),伴随术中超声检查,术中神经生理学监测和细致的显微外科技术,较大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损伤脊柱功能和结构,术后疼痛较轻,患者可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住院时间较短,术后脊柱不稳定性较椎板切除术减少。如今,半椎板切除术已广泛用于切除各种脊髓病变,包括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A-C)3D-CT扫描显示位于C1-2水平的髓内CM的术后图像。(B)在术中脊髓表面观察到含铁血黄素染色。(C)完全切除髓内CM,显示髓鞘切开的程度。
巴特朗菲教授脊髓肿瘤病例一则
术前:颈痛、手臂麻木持续了半年,国内专家一致认为”手术困难太大,残疾的可能性很大“。
术后:脊髓内星形细胞瘤的瘤体强化部分被完整切除,肿胀效应减轻。手术后的一天,医院给予颈部外固定护理,动不了但意识是清醒的,术后4天,已经可以下地行走。术后10天,患者就出院回国进行康复护理和后续治疗了。现在,患者的颈痛症状大有减轻,手臂麻木感也有所缓解,后续的复查也没有发现肿瘤增长和复发的情况。
二、多项术中神经生理监测辅助能够降低神经损伤
巴特朗菲教授指出,显微镜可用来顺利地进行髓内手术切除,当创口较小化并且在精确的肿瘤位置进行切除时,这些损伤通常不会在切除期间出血。术中神经监测对神经外科医生有很大帮助,使其能够更精确地操作并且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更低。由于髓内肿瘤通常位于脊髓的背面,因此,我们证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SSEP)是监测此病手术中脊髓完整性的可靠手段。
(A-C)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测。(A)右侧胫神经的术前SSEP表明术前振幅N40-P50为0.285μV。(B)在硬脑膜开放期间,该振幅上升至1.115μV。(C)在完全清除占位后,电压为1.635μV,表明感觉诱发电位好转。
参考文献:《Intramedullary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via hemilaminectomy》L.G.Biana,*,H.Bertalanffy b,Q.F.Suna,Jian-Kang Shena
除了术中SSEP监测,术中NIOM监测也起着意义。一项对250例髓内肿瘤225例患者的研究发现,83.3%的移位性肿瘤行全切术(GTR),22.5%的浸润性肿瘤行GTR,无一例非增生性肿瘤行GTR。术后长期性神经损伤发病率(19.5%)较低,且与手术经验及术前神经状态相关。胸段肿瘤、肿瘤出血、恶性肿瘤和复发性肿瘤患者的长期性发病率较高。术中使用神经生理学的术中神经生理监测(NIOM)与一组没有接受手术NIOM的相比,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数量降低。
资料来源Medscape: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251133-overview
巴特朗菲教授时任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现任主席、同时也是国际神经外科研究所德国汉诺威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的神经外科教授,凭着巧夺天工的手术技术和高科技前沿治疗设备的准确辅助,大多数患者达到了功能损伤小,肿瘤全切的效果。
三、术中超声导航推进实时动态手术,降低并发症并有助于完全切除肿瘤
传统的术前放射学检查并不总是可靠的,允许外科医生对病变的延伸进行适当的手术入路。用于脊髓肿瘤手术的动态,实时的术中成像工具可以帮助好转手术的这一方面,以减少神经结构损害性操作,导致神经症状的恶化。
神经外科手术中超声(US)的使用在脑肿瘤手术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标准化。此外,近年来,由于使用了新技术,超声波检查在图像质量和信息可用性方面都得到了显着好转,提供了新的信息数据集。术中超声已经成为用于定位和控制脑肿瘤和血管异常的切除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够完全暴露和可视化病变,并在直接可视化下进行手术切除。
髓内肿瘤:术前T1加权钆增强矢状位(a)和轴位(b)MRI扫描髓内室管膜瘤。术中导航(c、d)的发现与MRI相似,显示脊髓扩大,无明显水肿。中央室管膜也用术中导航很好地暴露了。
资料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医学图书馆(PMC)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142127/
巴特朗菲教授所在的德国INI是的神经外科研究及治疗机构,其国际前沿的治疗范围包括脑(脑肿瘤、脑血管病、先天畸形、功能性疾病等)、脊髓(脊髓肿瘤、AVM、脊髓空洞症等)、脊柱和四肢骨骼系统(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疾病等)、周围神经疾病(各类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等),拥有连续电生理监测(诱发电位)下的精确显微外科手术、术中多普勒超声和ICG血管造影、神经导航、5-ALA荧光和术中MR引导技术等国际前沿的治疗设备与技术,在颅内肿瘤,是颅底及脑干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享誉国际。
髓内半椎板切除术结合多项术中神经生理监测、术中超声导航的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全切脊髓肿瘤,为良好的预后打下基础。技术如何使用,具体需要的神经外科医生依据患者肿瘤位置、大小和实际病情,制定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巴特朗菲教授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与其他多位国际神经外科同一不同细分领域的神经外科专家一起,正在努力致力于国内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且为国内的脊索瘤、胶质瘤、松果体区肿瘤等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提供国际治疗、国际远程咨询、面对面咨询等服务。想要联系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INC国际神经科学”咨询咨询即可。
- 文章标题:脊髓肿瘤可以治愈吗?
- 更新时间:2020-06-04 1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