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胶质瘤

脑干胶质瘤手术成功率高吗?脑干胶质瘤手术新发展

栏目:脑胶质瘤|发布时间:2022-05-19 18:41:03|阅读: |
医生,脑干胶质瘤手术成功率高吗?风险大吗? 这可以说是脑瘤患者问到的较多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确定回答, 因为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对于成功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 1.每...
  
 
  “医生,脑干胶质瘤手术成功率高吗?风险大吗?”
 
  这可以说是脑瘤患者问到的较多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准确回答,
 
  因为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对于“成功”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
 
  1.每个医生的技术不一样,只有你的主刀医生才可以准确评估手术成功率。一些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评估手术切除率,甚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2.成功率是大量病例的统计结果,对于个体病人意义不大,对于个体只有0或1。
 
  3.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较重要环节,还有术后治疗,术后康复等,即使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就成功结束了。对于术前本身就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很多功能的恢复需要术后的康复锻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脑科学的研究结果开始颠覆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认识。虽然我们对脑干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日益清晰,对肿瘤的发生学研究也更加深入,但由于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性,脑干胶质瘤依然是神经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纵观神经外科的发展史,脑干胶质瘤从曾经被公认的“手术禁区”到可以手术探查;从手术活检确定肿瘤的病理性质到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逐渐被认可;从脑干肿瘤的神经功能保护到综合治疗的值体现,经历了几代人近一个世纪的不断探索、总结、创新的艰辛历程。
 
  至上世纪80年代,Epstein等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学分类,将对脑干胶质瘤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近20年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研究领域亦有所突破,许多共识得以确立,如规范了局灶型脑干胶质瘤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将单一的手术治疗方法逐步发展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多
 
  模态技术融合的新模式。从围手术期评估和完善的随访体系建立到治疗模式的转变与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从脑干胶质瘤的成因到儿童与成人脑干胶质瘤形成与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改变;从难治性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DIPG)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研究到转化医学在脑干胶质瘤中的应用与突破性进展,很多问题得以提出、解决、修正、再提出。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较大挑战。
 
  脑干肿瘤手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肿瘤与脑干中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确切关系,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界限等方面。尽管神经电生理监测、磁共振纤维传导束成像和肿瘤荧光显影
 
  新技术的应用使手术效果有所提高,但目前磁共振显示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技术还不成熟,高场强磁共振是否可以应用到人体亦尚需科学论证。现有的中、低场强磁共振影像的解剖结构可视化程度还不够,脑干内部的核团、脑神经的脑干内段,以及一些细小的纤维束均无法在磁共振上体现。另外,处理脑干病变时采用的手术导航技术还不够精确,在术中的实时校正方面亦不够完善,因而影响了脑干肿瘤手术导航的准确度。近年来荧光素钠(黄荧光)、5-氨基乙酰丙酸(5-ALA)等显影剂被应用到大脑半球胶质瘤的手术中,以期获得肿瘤更大范围的切除。然而,对于深部肿瘤特别是脑干肿瘤,很难准确判定其生物学界限。目前,手术切除程度的判定尚无标准,对于理想的肿瘤生物学切除范围和实际影像学的切除范围,仍存在伦理学上的争议。脑干不同节段如延髓、脑桥以及中脑,其手术所致神经功能改变的可耐受性也存在着差异,对神经功能的保留程度仍然存在很大困惑。
 
  穿刺活检为四级,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为低级别
 
  正在校读书的21岁花样少女小林不幸患了脑干胶质瘤,为了确诊,先是做了单纯穿刺活检病理为(左桥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阳性,WHO IV级)。看过很多大医院,均不建议手术,预后差,所剩时日不多,整个家庭都几乎放弃了希望。较终,教授为小林次全切了至少90%的肿瘤,占位效应引起的脑干神经损伤解除。术后病理为低级别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小林可长期如常生活。
 
  小林术前(左)术后(右)MRI对比
 
  小林的脑干胶质瘤虽未获得全切,但已经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成功手术治疗,她的症状很快缓解。较重要的是,多亏了这次手术以及术后的病理检查,小林并非活不过一年的四级胶质瘤,而是属于预后良好的低级别胶质瘤,后续定期复查随时关注肿瘤增长变化即可。
 
  新技术指导下的脑干肿瘤手术治疗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外发表的研究结果证实,胶质瘤无论级别高低,其切除程度与生存时间成正比。手术在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图像的清晰度更高,可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术中指导神经功能的保护和识别重要结构。从无框架导航系统、术中磁共振、术中超声、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应用于肿瘤的解剖定位和功能定位,到荧光技术辅助下脑干胶质瘤手术的应用,5-ALA、
 
  荧光素钠等对肿瘤界限的描绘和指导磁共振强化下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脑干胶质瘤的诊治手段在不断飞速发展。而超声吸引、无接触性激光刀等新的治疗手段则提出了前人难以想象的治疗效果,目前已成为脑干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脑干胶质瘤的手术顺利性逐渐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目前脑干胶质瘤的疗效和切除程度也是过去十年不可比拟的,我们应该重新评估手术在脑干胶质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脑干大家: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1.专注脑干、颅底等复杂手术30多年、上千台成功脑干手术记录:包括800台脑干胶质瘤成功案例、300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案例等,大部分脑干肿瘤手术患者,术后ICU观察一天,气管插管不超过1天,术后少有肢体瘫痪、颅神经损伤急需呼吸机支持、长期卧床的患者,这无疑是成功的高难度手术较直接合适的证明。除了脑干,其他神经外科疑难的位置,如颅底、功能区、颅颈交界处、脊髓等也拥有众多成功手术病例,近几年他还为中国的患者进行了多台成功的疑难手术。
 
  2.神外三大较复杂的手术入路之一“远外侧入路”的重要提出者:30多年前,巴特朗菲及其导师Seeger教授先后发表多篇论著,提出了铲平“枕骨髁部”,指出了远外侧入路的关键、操作难度和技术所在,对今远外侧入路的好转和发展奠定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远外侧入路的重要提出者、开拓者。这一Bertalanffy版本的经枕髁远外侧入路,仍几乎无改动地记载于经典手术专著6版《施米德克手术学》中。
 
  3.神经外科半椎板切除术的提出者:较初用于治疗脊柱髓外病变的一种技术方法。后为了尽可能地实现微创切除,巴特朗菲教授团队使用半椎板切除术来切除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4.技高超过40国家的各地患者慕名求诊手术:因为巴教授的杰出手术能力,曾被医学殿堂之一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聘为教授和神外科主任,后转聘至德国INI国际神经科学中心。来自国际各地的超过40个国家的病人不远万里慕名求诊,大部分病例为当地无法手术的高度疑难病例。

  • 文章标题:脑干胶质瘤手术成功率高吗?脑干胶质瘤手术新发展
  • 更新时间:2022-05-23 14:13:33

真实案例

[案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系列——百张照片讲述INC德国巴教授与中国患者的故事(二)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系列——百张照片讲述INC德国巴教授与中国患者的故

2022-08-13 10:59:52
[案例] INC老患者自述脑瘤手术经历,赴德手术,都是值得的!

INC老患者自述脑瘤手术经历,赴德手术,都是值得的!

2023-01-28 16:07:5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