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区胶质瘤该如何治疗?脑胶质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40-50%。功能区胶质瘤易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且会影响相应的大脑功能区。考虑到肿瘤位置的特殊性,无论是低级别胶质瘤还是高级别胶质瘤,均存在一定的手术难度。
“手术是胶质瘤重要的治疗方法。”切除程度越高,术后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越长;术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理想目标是尽力全切肿瘤,而术中实时定位功能区及皮层下功能结构是其中关键的技术。神经导航技术不仅能显示病灶和脑组织的结构信息,还可以显示神经传导束位置等功能信息,并能提前对硬膜下大脑皮层血管进行重建,有利于术前评估及术中对静脉保护。
一、神经导航系统在规划手术策略、实时引导安全切除病灶中具有重大意义。
1、术中影像学技术:
强烈推荐使用神经导航系统;推荐使用术中MRI、术中超声等。神经导航系统:术中可根据导航棒探针的位置,确定手术切除位置及切除深度(Ⅲ级证据)。术中MRI技术:可以辅助术者确定肿瘤切除后残余肿瘤的体积,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Ⅲ级证据)。术中超声:可在术中辅助判断肿瘤范围和切除程度,提供病变周围及内部的血流情况。
2、术中脑功能定位技术:
强烈推荐直接电刺激定位功能区皮质(Ⅱ、Ⅲ级证据);推荐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持续经颅或经皮质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运动通路的完整性,直接电刺激定位皮质和皮质下功能结构,神经导航结合术前fMRI影像定位。
3、运动区监测:
运动区阳性表现为对侧肢体或面部相应部位肌肉出现不自主动作,同时可记录到肌电活动;电刺激运动前区或辅助运动区可能引起复杂运动。运动区皮质下需要监测和保护的重要结构为锥体束。
4、感觉区监测:
感觉区阳性表现为对侧肢体或头部脉冲式的异常感觉,多表现为麻木感。刺激感觉区有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
5、语言区监测:
推荐的语言任务有计数和图片命名。电刺激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异常表现(包括语言中断、构音障碍、命名错误、反应迟钝和语言重复等)均提示该区域为物体命名相关语言中枢。语言区皮质下需要监测和保护的重要结构有弓状束、上纵束、下枕额束、额斜束和下纵束等。
二、肿瘤切除策略:
在保留重要功能结构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尽可能切除病变。
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切除范围应至少距离阳性刺激区5mm(Ⅲ级证据)。同时注意保护正常动脉及脑表面重要的引流静脉。通常先切除非功能区肿瘤,然后逐步推进至重要功能区附近,切除过程持续监测患者的功能状态,若怀疑存在皮质下重要通路,可即刻进行皮质下电刺激,以确定重要皮质下功能结构并予以保护。切除病变后,可应用术中MRI、术中超声或肿瘤荧光显像等技术观察病变有无残留。
三、术后评估及预后
强烈推荐术后24~72h内行MRI检查,HGG以MRI增强、LGG以T2FLAIR的容积定量分析为标准,以评价肿瘤的切除程度。推荐分别于术后1~3d、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患者的KPS、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等。评价过程推荐采用神经影像与行为量表相结合的方式。唤醒手术应用直接皮质及皮质下电刺激技术定位和保护功能区,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多可在3个月内恢复(Ⅲ级证据)。
治疗选择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治疗过程中,每一个选择都会对预后造成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第一次手术非常重要,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要尽力除病变。一台成功的手术可以避免一些手术并发症或者其他“补偿性”放化疗。而且第一次手术做得好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还能为后续的治疗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因此,每一位患者都应在有机会的时候争取大的治疗机会,当你还有机会去选择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好的,一旦出现被动的情况下,你想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及时咨询合适的医生全面评估病情,明确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以及手术时机,为自己争取好的预后效果。
参考资料:脑胶质瘤诊疗指南丨2022年版
注:以上案例供学术交流,不作为个别患者的医学诊疗意见。
- 文章标题:脑功能区胶质瘤该如何治疗?才能不瘫痪保留功能
- 更新时间:2024-11-27 17: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