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一直有个“不定时炸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每天都在惊恐中度过,每一次出血都像是要跟上天交代了……”有着2年多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史的45岁L女士这样形容。
虽然出血次数还不多,但每次脑干出血她都觉得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一家人也都惊恐万分。近期的一次出血更可怕:短短10天内,L女士走不了路,吃不了东西,讲不出来话,而且呼吸困难,于是立即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告知发生大量脑干出血,无法手术,只能卧床、呼吸机支持保守观察。当地医生告知家属病危,病人很可能挺不过来了。
L女士如何转危为安?以下是她的“死里逃生”治疗全记录
尚且年轻的L女士命悬一线,为了然后一线生机,当地医院的医生为L女士写了咨询信给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请求然后的帮助,得到的答复令人惊喜——只要能顺利到德国INI,巴特朗菲教授就能为其手术。L女士在绝望中看到了“死里逃生”的希望,后在120救护车、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下咨询德国INI。
术前情况
L女士,年龄45岁,发病2年前发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偶发小量脑干出血,10天前迅速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功能不全
图1:术前MR,2009年发现脑干延髓脑桥海绵状血管瘤,2年后在10天内迅速恶化发生脑干出血。
手术医生
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Helmut Bertalanffy教授及其手术团队
手术地点
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中心INI
手术过程
半坐位,显微镜下经膜髓帆入路全切病变,全切除时间为2.5小时,手术顺利
术后情况
术后1天:ICU治疗观察。
术后3天:复查CT正常,未发现脑水肿及新发脑出血,继续ICU观察。
术后7天:患者呼吸功能好转,自主呼吸好,无吞咽困难等,遂转到普通病房治疗,患者能在协助下下床、少量活动,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术后15天:患者吞咽功能、肢体无力、发音较术前明显好转,能够完全自主站立行走出院。
脑干病变成功全切,术后重生,患者从靠呼吸机辅助“躺着进院”,术后3天即可撤机,7天即可站立行走
术后9月,复查MR显示病变全切,脑干组织复位等
脑干病变何以如此凶险?
脑干,人生命中枢所在,是维持呼吸、心跳、意识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果说大脑是全身的司令部,那脑干即是司令部的总司令。在神经外科疾病中,脑干病变可导致患者颈部以下的躯干和四肢瘫痪,甚至不能自主呼吸,终生使用呼吸机,更可直接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脑干病变切除是外科领域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手术之一。
L女士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有随时脑干出血的致命风险,有文献统计数据,出血量在5-10ml,死亡率大于75%;其中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可达全切;堪称卒中中预后较差的疾病。
L女士手术切除难在哪儿?
对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反复出血是造成脑干以及脊髓等复杂位置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部分切除的病例再出血可能性较大,可引起灾难性的神经功能缺失,顺利全切手术也是防止再出血以及患者获得治愈的根本方法。
脑干内部的空间小,只有手指粗细,薄如一张纸,各类神经和血管纵横交错,手术稍有闪失即有可能出现瘫痪等严重后果,全切病变不仅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术中磁共振(i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神经导航系统等“高配”的手术设备保障手术的准确顺利。
之所以选择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的巴特朗菲教授手术,是因为其在德国乃至国际上的神经外科界较富盛名,关键还有其对脑干领域的深耕钻研、专注脑干手术30多年,拥有高达前台的成功脑干手术量。单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例就高达300多例,脑干胶质瘤手术病例500多例,其他常见的颅底肿瘤、功能区肿瘤等更是数不胜数,来自国际各地的超过40个国家的病人不远万里前来德国INI慕名求诊,其中很多病人是高度疑难的,或者是当地被判定为“死刑”的,而后经过巴特朗菲教授手术治疗后重获新生。
此外,手术的顺利与成功,跟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强大的手术设备密切相关,医院几乎拥有了国际前沿的全部神外现代设备,为手术保驾护航,如全部手术室都配备蔡司新的手术显微镜Kinevo900,西门子的术中磁共振,术中电生理监测工作站,术中超声,全套Brainlab的术中立体定向、显微镜导航、颅脑计划、BOLD映射及Varioguide手术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