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进展1.单纯弹簧圈栓塞。
简单弹簧圈栓塞主要用于窄颈动脉瘤患者,无需支架、球囊等栓塞手段。简单弹簧圈栓塞的使用原则是先采用3D弹簧圈成篮技术,然后填充3D或2D弹簧圈,确保弹簧圈处于相应位置,并行导管造影,确保弹簧圈位于动脉瘤中,不突入负载动脉,然后解除弹簧圈,以保持紧密填充。目前,水压弹簧圈和机械弹簧圈已逐步消除,多采用电解弹簧圈。目前,国内弹簧圈大多来自进口,作为国内弹簧圈,Jasper也在不断尝试应用于动脉瘤栓塞。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进展2.液体栓塞技术。
液体栓塞剂栓塞的治疗机制是利用液体栓塞剂进入肿瘤腔和肿瘤腔内的血液,并及时凝结成固体栓塞动脉瘤。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是目前利用率较高的栓塞剂之一,溶解到二甲基亚腈,并添加适量的三氧化二酐可制成液体栓塞剂,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接触血液后,二甲基亚腈迅速扩散,醋酸纤维素聚合物5min后可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形固化。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方法
一些外国学者在保护球囊后注入ONYX(主要包括EVOH),以降低远端栓塞的风险。如果液体栓塞剂进入动脉瘤腔后不能远程移动,并能降低栓塞剂的毒性,则液体栓塞剂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也有的发展前景。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进展3.球囊再塑技术。
球囊再塑技术是在保护球囊的基础上将弹簧圈填充到动脉瘤腔的合适手段。将微动脉瘤腔内置入导管,同时将不可脱球囊放置在动脉瘤开口处,在载瘤动脉内填充球囊,关闭瘤颈,通过微导管将球囊排空到瘤腔内,如果弹簧圈稳定,可以解脱,如果不稳定,可以继续调整或更换;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动脉瘤合适填充。
球囊再塑技术可以防止弹簧圈通过瘤颈逃逸到肿瘤动脉,同时多次填充球囊有助于弹簧圈密集挤压,提高动脉瘤的合适栓塞率。此外,球囊再塑技术也存在不足:多次填充球囊容易引起血管痉挛或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迟发性狭窄;临时闭塞可引起缺血性中风;充满球囊可导致肿瘤动脉或动脉瘤破裂;不适当填充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弹簧圈移位,累及肿瘤动脉;产生假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
一项临床研究选择了22例患者参加中期造影(术后19个月)和临床随访,其余均通过造影完全闭塞。
- 文章标题: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方法
- 更新时间:2022-01-28 1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