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胶质瘤检查:低级别胶质瘤的分子分类和影像学检查。颅内肿瘤占5%,2016版WHOCNS肿瘤分类标准采用多种分子分型结合病理分型的诊断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单纯组织病理学方法。
按照该分型标准,低级神经胶质瘤可分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肥胖型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弥散性星形细胞瘤,NOS;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伴1p/19q联合缺失型;少突胶质细胞瘤;NOS;多突星形细胞瘤,NOS及其他类型。
NOS是非特征性的,主要是指没有足够的信息将其分门别类,包括一部分没有进行相关基因测试的肿瘤,以及一些未做过基因测试但未发现相关基因型改变的肿瘤。
对低级别胶质瘤进行分子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判断病人的预后。目前已经发现IDH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差,存活时间也更短;但是IDH突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都比较长。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中,影像学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MRI)。与CT相比,常规MRI、肿瘤浸润范围、周围水肿、瘤内出血、坏死、占位效应可以显示。但是部分低级别胶质瘤在常规CT、MRI检查中几乎没有显示,或者对外科医生来说,术前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手术区的解剖学状况,因此,多模成像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当前国内外使用的多模式MRI主要有MR波谱、弥散、灌注、功能性MRI、弥散张量成像等。
低级别胶质瘤的神经影像诊断基本流程如下:(1)根据影像学特点,确定肿瘤大小、肿瘤波及范围,此外,还研究了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纤维束、脑功能区域等重要结构的邻近关系及影像学表现。依据上述特点,决定脑胶质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切除范围和评价手术可能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像血流量这样的检查可以反映肿瘤的生长、代谢、血流供应等情况,以及肿瘤组织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浸润和压迫程度,同时,对神经影像学从神经功能状态的角度提出诊断的要求、对于多方位评价病人术后状态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手术医生会关注病人脑部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神经代谢状态、肿瘤对神经纤维组织的推挤及对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影响等。且MRI可以提供多种关于脑肿瘤的以上信息,以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确定手术切除边界,在综合评价预后、充分评价治疗效果、监测术后肿瘤复发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为常规影像学检查提供补充和重要进步。
- 文章标题:低级别胶质瘤检查:低级别胶质瘤的分子分类和影像学检查
- 更新时间:2022-01-19 16: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