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肿瘤:
2003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一次应用于大鼠胶质肉瘤模型,并对肿瘤组织进行鉴别。Yan等将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蛋白组学结合起来,蛋白组学结果表明胶质瘤细胞中存在多种游离蛋白(胞质蛋白)。在病灶区域,内质网蛋白、分泌蛋白等含量上调,病灶区相应升高,其信号强度和肿瘤周围水肿区有差异。由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不断完善、成熟,一些研究者将其用于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精确地区分低级和高级别胶质瘤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的关键。蛋白质组学和MR波普图分析均显示,在不同等级的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不同等级的胶质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脑胶质瘤的MRI(WHO)与酰胺质子转移信号强度(WHO)分级,细胞增殖指数Ki-67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强化表现与恶性程度并不完全一致,约1/5低级别胶质瘤可表现为明显强化,约1/3高级别胶质瘤无明显强化,故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检查对分级神经胶质瘤存在局限性。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以蛋白质敏感度为基础,能鉴别有强化表现的低级别别胶质瘤和未强化表现的高级别胶质瘤,与MRI增强扫描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分级的准确性。
IDH野生型II级神经胶质瘤酰胺质子转移信号(1.4±0.5)%高于IDH突变型(0.9±0.4)%,P<0.01,说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能对无创地评估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起作用。晚期别胶质瘤的治疗,不但要顺利地切除肿瘤,还要在手术后配合放疗。放射疗法在杀死脑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脑组织,治疗后的头3个月较容易发生肿瘤假性发展,MRI和增强T1扫描的图像特征较为相似,两者在MRI和增强T1中都不能很好的区分。需经常随访或再次手术活检才能证实,因此早期准确的假进展与肿瘤复发的鉴别对避免无效的治疗是合适的,提高疗效是关键。放射治疗后肿瘤细胞死亡时,细胞内蛋白相对减少,而肿瘤复发则引起肿瘤细胞增殖,伴有大量蛋白表达,像Ma这样的研究包括了32名肿瘤复发的病人,发现肿瘤真性进展组酰胺质子转移信号(2.75±0.42)%高于治疗应答组(1.56±0.42)%,(P<0.01),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全切。另外,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对脑部肿瘤的诊断有的价值。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能合适地治疗高级别胶质瘤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malignantlymphomas,PCNSLs)、PCNSLs较大酰胺质子转移信号(酰胺质子转移Wmax)%(3.38±1.06)%的结果表明,PCNSLs的较大酰胺质子转移信号%(4.36±1.30)%,(P<0.01),其原因是淋巴瘤细胞核/质比较高,且较少的胞质蛋白。另外,PCNSLs由于肿瘤组织异质性较低,其较大与较小酰胺质子转移信号差(酰胺质子转移Wmax-酰胺质子转移Wmin)(0.76±0.42)%,明显低于恶性胶质瘤(2.55±1.20)%,(P<0.01)。酰胺质子转移Wmax-min分别具有全切的特异性和84.6%的敏感性。
于昊等研究表明,恶性胶质瘤的瘤旁水肿区酰胺质子转移信号比单发转移区域的脑部转移信号高,原因在于前者瘤瘤旁水肿区内有肿瘤细胞浸润,而肿瘤旁水肿区本质为血管源性水肿。此外,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可根据非典型脑膜瘤和良性脑膜瘤肿瘤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来鉴别两者,并且酰胺质子转移max与脑膜瘤Ki-67指数有相关性,能够无创地反映脑膜瘤细胞的增殖。
2其它区域肿瘤:
目前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外肿瘤中应用较少,研究显示其它部位恶性肿瘤酰胺质子转移信号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与胸腺癌、淋巴瘤相比,酰胺质子转移显像对鉴别胸部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其酰胺质子转移值比胸腺癌、淋巴瘤等低,且肺鳞癌的酰胺质子转移值要低。有些研究人员使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来早期评估治疗后效果,Qamar等研究显示,在鼻咽癌治疗后的前2周,平均酰胺质子转移信号的平均水平和治疗后的反应相关。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对腺癌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它能很好地识别腺周围的肿瘤组织。Takayama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酰胺质子转移信号和腺癌的Gleason评分虽然没有相关性,但是与其它Gleason评分7相比,Gleason评分7的腺癌患者酰胺质子转移信号更高。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来鉴别不同病理级别的直肠癌,发现中分化腺癌患者酰胺质子转移信号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也可以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其提供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酰胺质子转移图像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也有的应用,酰胺质子转移信号值与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病理分级有的关系。
- 文章标题:酰胺质子转移在肿瘤成像中的应用
- 更新时间:2021-12-27 15: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