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的病因和病理。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表现为闭合不良,导致正常组织内形成异位肿块,大约发生于妊娠5~6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错构瘤组织中的细胞,发现大多数细胞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MAP-2)呈强阳性反应,MAP-2具有神经细胞特异性,因此可以证实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是一种异位脑组织。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内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神经元,形态多样,在纤维间质中分布有神经节细胞和星形细胞,呈不规则分布。
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引起性早熟的可能机制有:①对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进行了病理分析,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异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在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中有表达。一些针对青春期前性早熟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化学检查发现GnRH抗体表达水平不同,表明GnRH抗体具有分泌GnRH的潜力,成为一种独自的神经内分泌单元。②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神经元通过轴突与灰结节连结,并能释放GnRH分泌物进入垂体门脉系统,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性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靶器官发生早熟。③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患者在痴笑型癫痫临床发作时,实验室检查发现生长激素(GH)、17-β-雌二醇(Estradiol-17β)和促性腺激素(Gn)血清浓度瞬态升高,远高于正常值。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神经元退行性变,电生理异常活动对相邻间脑的干扰是诱发癫痫的可能机制。
对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患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癫痫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神经节细胞和较大的变性神经元,表明变性神经元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下丘脑为重要与大脑皮层、丘脑、脑干等信号建立了网络连接,当肿瘤侵入间脑特别是乳头体及邻近结构时,通过乳头体脑盖束和乳头体丘脑束形成了促进癫痫传导的皮层下环路。
发生痴笑型癫痫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时进行电生理学监测,发现扣带回有癫痫样放电,此种放电较有可能是通过皮层下环路播散到丘脑前核(Papez)引起的癫痫发作。另外,不正常的神经肽分泌物也可诱发癫痫。结果显示,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患者痴笑性癫痫发作时,SPECT可看到下丘脑区域,丘脑血流明显增多。深电较植入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后进行电击,可诱发痴笑型癫痫发作。在痴笑型癫痫发作时,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可以检测到深部脑电较上出现同步癫痫放电。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植入深电较动态EEG监测也证实了痴笑性癫痫与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异常放电密切相关,继发癫痫灶诱发的癫痫大发作。另外SPECT和PET研究发现,下丘脑及错构瘤在发作期均有高灌注,而皮质没有高灌注。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神经元和正常胶质细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成熟期的神经细胞和细胞突起,其中富含透明的圆圈透明神经小泡,也有少量分泌物。
肿块间质为神经毛毡(Neuropil)形式,分散分布在突触前末梢,兴奋性神经递质堆积。上述结构特征为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发病提供了形态学基础。Beggs等对7例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癫痫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手术患者进行了电镜下病理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连贯切片上存在较大、较小的神经细胞内游离核糖体,而虎斑小体及细胞核有明显差异。
手术切除后立即获得的人类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组织中的单个细胞进行检测,应用常规的膜片钳和组织化学技术,在90%以上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细胞(6-9μm)中发现了游离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细胞小胞体,在神经细胞标记物(NeuN)和谷氨酸脱羧酶(GAD)中都有免疫活性,而对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无免疫活性。单细胞和完整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切片的全细胞电流钳记录下,都是典型的神经元去较化电流,并有超较化电流。已有研究表明成簇较小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是诱发癫痫病的一般结构特征。大多数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病人除了错构瘤没有其它异常发育。
Pallister-Hall综合征除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外,还伴有其它异常发育,为常染色体显性染色体疾病。病患有多指(趾)、会厌裂、喉裂、肛门先天性闭锁等异常,原因是7号常染色体上的Gli3基因突变。
- 文章标题: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的病因和病理
- 更新时间:2021-12-24 1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