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鉴别诊断有哪些?
在垂体肿瘤的诊断中,垂体肿瘤的发病率主要是垂体良性肿瘤,又称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诊断后,大多数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1.垂体瘤诊断标准
1.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病理变化缓慢。除视力和视力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止、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尿崩等垂体功能减退和丘脑下部受累的临床表现。体积大的肿瘤表现为颅内压升高。临床影像学诊断发现,大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和钙化。肿瘤大多位于鞍上,垂体组织位于鞍底。
2.鞍结节脑膜瘤:多发生在中年人身上,病情进展缓慢。较初的症状是进行性视力丧失,伴有不规则的视力缺陷、头痛和内分泌症状。表现为肿瘤形态规则,综合治疗效果明显。肿瘤位于鞍上,垂体组织位于鞍底。
3.拉氏囊肿:患者年轻,病理变化无明显表现,少数表现为内分泌紊乱和视力丧失。经临床诊断,小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类似于“三明治”。大囊肿的垂体组织被推到囊肿的下部。在上面。这种疾病更容易被误诊为垂体肿瘤。
4.生殖细胞瘤:又称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在儿童身上,病情发展迅速,多饮多尿,性早熟,消瘦,临床症状明显。病理变化多位于鞍上,综合治疗效果明显。
5.视交叉胶质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视力丧失,主要位于鞍上,病理变化边界不清楚,为混合危险信号,加强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
6.上皮样囊肿:年轻人常见,病理变化缓慢,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这是低危信号。
垂体瘤鉴别诊断有哪些?
2.垂体瘤炎症的病理诊断
1.垂体脓肿:诊断发现转移热、头痛、视力明显下降,可伴有其他颅神经损伤,通常发展迅速。病理变化体积通常不大,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蝶鞍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明显增强。
2.嗜酸性肉芽肿:症状与垂体脓肿相似,发展较快。除头痛和视力丧失外,多组颅神经损伤常伴有垂体功能低下。病理变化涉及广泛,如鞍、蝶窦、鞍、前、中、后颅等部位。病理变化周围硬膜明显增强。
3.淋巴细胞:垂体炎尿崩是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些伴有低垂体功能。诊断为垂体柄明显增厚,垂体组织不同程度增大。
4.霉菌性炎症:症状类似垂体脓肿,多有长期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的历史。其他颅神经受损。
5.结核性脑膜炎:青少年或儿童发病、头痛、发热、脑膜炎史,诊断后显示粘连性脑积水。
垂体腺瘤鉴别诊断
垂体腺瘤应与其他鞍区、鞍上和鞍旁疾病进行鉴别。成人鞍区病变多为垂体腺瘤,儿童鞍区病变多为颅咽管瘤和生殖细胞瘤,垂体腺瘤少见。具体包括以下疾病:
1.肿瘤或假性肿瘤
(1)垂体癌或垂体癌肉瘤:生长速度快,垂体腺瘤的鉴别需要病理诊断,其病理细胞核分裂较为常见。
(2)神经垂体肿瘤。
①转移瘤:是垂体后部或整个垂体中较常见的肿瘤,可能与丰富的血液供应有关,乳腺和肺是较常见的原发灶。
②垂体细胞瘤:较常见的肿瘤起源于神经垂体/垂体柄。
③星形细胞瘤:起源于垂体柄或垂体后部。
(3)垂体增生: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甲状腺素细胞增生,然后TRH慢性刺激垂体,通常导致游离T4正常或减少,TSH增加,MRI图像鞍区对称肿块;原发性腺功能减退可导致促性腺激素细胞增生;异位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可导致生长激素细胞增生;怀孕可导致泌乳素细胞增生;育龄妇女通常稍微增加垂体。
(4)颅咽管瘤;占成人肿瘤的20%,儿童为54%。
(5)拉氏克裂囊肿(Rathkescleftcyst):非肿瘤性病变是Rathke囊的残留物,在CT中常表现为低密度囊性病变,其MRI表现不同,在MRIT1和T2加权相上可表现为短.等或长信号。
(6)脑膜瘤(鞍旁。鞍结节和鞍隔):MRI上鞍结节脑膜瘤与垂体大腺瘤的区别如下:①对比剂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增强(而垂体大腺瘤增强不明显不均匀);②肿瘤中心位于鞍上(vs.鞍内);③硬脑膜基底呈锥形扩张(硬脑膜尾征)。同时,蝶鞍通常不会扩张,即使是较大的鞍上脑膜瘤也很少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脑膜瘤可以挤压垂体柄向后移动,并伴有蝶窦扩张性气化(肿瘤下的蝶窦扩张,但没有骨损伤)。
(7)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绒毛膜癌、生殖细胞肿瘤、畸胎肿瘤、胚胎、内胚窦瘤。女性鞍生殖细胞来源肿瘤较为常见,男性在松果体区较为常见。鞍生殖细胞肿瘤可出现尿崩症、视力缺陷、全垂体功能低下三联征或阻塞性脑积水。同时,鞍松体区的病变可诊断为生殖细胞肿瘤。
(8)胶质瘤:包括下丘脑胶质瘤和视神经(或视交叉)胶质瘤。
(9)转移瘤:可合并原发病变的临床表现。
(10)脊索瘤
(11)寄生虫感染:如囊尾蝴蝶病。
(12)表皮样囊肿。
(13)鞍上蛛网膜囊肿。
(14)肉样瘤病:下丘脑累及可引起前后垂体功能障碍=(15)骨异常:骨巨细胞瘤、软骨勃液纤维瘤、甲亢患者骨棕色瘤、骨赘形成、髓外造血。
2.血管疾病
动脉瘤:可发生在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或垂体上动脉)和眼动脉和基底动脉分叉处。较大的动脉瘤可以产生占位效应。MRA/CTA可以检查或排除疑似鞍区动脉瘤的病例。
颈动脉海绵窦漏(CCF):可出现典型的三联征球结膜水肿、搏动性突眼、眼杂音。
3.炎症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临床上经常出现尿崩症(垂体腺瘤很少出现尿崩症),图像表现为垂体增大。垂体柄增厚。强化不明显。一开始看病时,病变往往很小。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鞍底无变化。有两种表现:
(1)淋巴性(腺)垂体炎:一种更常见的形式。垂体手柄发炎,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原因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但具体抗原有待确定。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妇女。
(2)肉芽肿性垂体炎:侵袭性强,无性别差异,与怀孕无关。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有时很难区分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鞍内强化,内分泌检查正常)。内科治疗可能更合理,如使用激素或中断可能的致病因素。
垂体脓肿:可由蝶窦/副鼻窦或其他部位的炎症发展而来,或由以往鞍区病变手术引起的感染,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发感染来源。临床表现为全垂体功能低下、尿崩、视力障碍、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引起的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图像表现为鞍区囊性占位,增强扫描后病变周围环形增强。在治疗方面,首先给予抗感染、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经上述治疗,部分患者病变减少甚至消失,病变不减少或增加者需要手术治疗。有些患者术前难以识别垂体腺瘤囊性变,术中确认为垂体脓肿。脓肿内容物不能培养致病菌。
4.空蝶鞍综合征
可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鞍区病变手术后可出现继发性空蝶鞍综合征。
- 文章标题:垂体瘤鉴别诊断有哪些?
- 更新时间:2022-03-09 1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