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无强化侧脑室额角室管膜下瘤案例。病例。男,54岁;因反复头晕2个月,再发加重1周就诊心内科。体检:T36.7℃,BP155/100mmHg(20.6/13.3kPa),P61/min,R20/min,神志清醒,尿便正常,一般情况下还可以。专科体检:瞳孔及视力视野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检查正常。头部CT示:右侧脑室额角可见实性低密度占位灶。
转到神经外科,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脑室额角可见大小约13mm×24mm×14mm实性占位灶,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Flair高信号,其中可见条状,点片状低信号,增强不明显。
手术方法。
MRI无强化侧脑室额角室管膜下瘤案例治疗,采用垂直裂纹-茧入路。麻醉成功后,患者平躺,标记垂直裂纹-茧入路手术切口(图1F)、洗手、消毒、毛巾、常规形成皮肌瓣、骨窗、硬脑膜悬挂止血、显微镜下瓣切开硬脑膜转向中线侧,沿垂直裂纹脑压板辅助拉开额叶皮层,从两侧周动脉暴露并切开,进入侧脑室发现肿瘤,电凝肿瘤壁使肿瘤表面收缩,然后分块切除。
术后疗效及随访。
术后常规护理,预防感染,监测炎症指标。患者连续几天发热(T38.8℃),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并送检,脑脊液细胞数量小于100×106/L,排除感染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好转。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结果:GFAP(+)、Syn(-)、Oligo-2(-)、Nestin(+)、Vimentin(+)、S-100(+)、P53(散+)、Ki-67(不足2%),病理为室管膜下瘤、WHO一级(图1G)。出院前复查头部CT显示肿瘤切除完全(图1H)。随访3个月,状态良好。
室管膜下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0.7%。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优选,不影响脑脊液循环。
临床特征
发生在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发生在脑室,在四脑室和侧脑室。本例患者为54岁男性,肿瘤位于侧脑室额角,与研究一致。脑室管膜下瘤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临床症状难以诊断,部分可能有头痛、视力障碍、认知缺陷、癫痫发作等。MRI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形态,但信号特征差异较大,很难确定肿瘤。本病例发现肿瘤较小,位于侧脑室额角,不影响脑脊液循环,无脑积水迹象,临床症状不明显。
影像学特征。
CT和MRI检查是诊断侧脑室肿瘤的主要方法,可根据肿瘤部位和图像特征进行初步定性诊断。该肿瘤多为CT等,密度低,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肿瘤周围水肿,钙化少见。MRI主要显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的脑室占位灶。如果肿瘤是圆形的,CT是等或略低密度的,MRIT1WI是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由于血液供应不良,血液-脑屏障相对完整,大多数增强扫描没有明显的强化。
本病例肿瘤位于侧脑室额角,直径小于3cm的斑片状低密度炉,边界略模糊,脑室系统小,脑沟、脑裂无增宽。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T2Flair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增强。术后病理为室管膜下瘤,可见MRI增强是室管膜下瘤的重要特征。
手术入路及技巧。
手术是治疗侧脑室肿瘤的主要手段,是小肿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尽快手术。如果肿瘤增大,会影响室间孔、丘文静脉、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增加手术风险。手术入路应根据不同部位确定。位于单侧脑室额角和侧脑室前部的肿瘤可考虑额中回路、纵裂-茧体前入路,部分报告配合内镜手术。
MRI无强化侧脑室额角室管膜下瘤案例,本病例肿瘤位于侧脑室额角,直径小于3cm,无脑积水,采用纵裂-茧体入路。术中所见肿瘤与脑室侧壁有界限,供血血管呈网状位于肿瘤表面,电凝肿瘤壁后使肿瘤表面皱缩,然后分块切除,有空间后,肿瘤与脑室壁逐渐分离,视野内全切肿瘤。通过对本病例和文献的回顾,笔者认识到侧脑室额角室管膜下瘤的诊治特点是:①侧脑室肿瘤MRI不强化是室管膜下瘤的重要特征。②肿瘤体积小时多无临床症状,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尽量在早期切除。③术中选择纵裂-茧体前入路,可减少颅脑损伤,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但应保护窦旁桥静脉。④肿瘤切除后腔内电凝止血完全,反复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腔内异物,降低术后脑积水、发热等发生率;冲洗水量不宜过多,防止术中异物冲入脑室。⑤术中可提捏肿瘤组织,避免过度牵扯脑室侧壁。如果粘连很紧,就不能强行完全补液。⑥术后腰椎穿刺,可以监测脊柱细胞数量100。
- 文章标题:MRI无强化侧脑室额角室管膜下瘤案例
- 更新时间:2022-01-07 11: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