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1-06 18:35:59|阅读: |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
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脑垂体瘤卒中是一种较为紧急的情况,指垂体瘤突然出血或梗死,导致瘤体体积迅速增大,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17岁的患者,需要采取紧急且综合的措施...

  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脑垂体瘤卒中是一种较为紧急的情况,指垂体瘤突然出血或梗死,导致瘤体体积迅速增大,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17岁的患者,需要采取紧急且综合的措施进行处理。17岁脑垂体瘤卒中的处理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紧急情况下,首先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紧急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诊断。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替代治疗、放射治疗等。术后管理同样重要,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提供长期的随访和支持。

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

  一、紧急评估与支持治疗

  1. 症状评估与生命体征监测

  症状评估: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垂体瘤卒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头痛,这种头痛通常是突然发作且非常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力和视野障碍也较为常见,因为增大的瘤体可能压迫视神经。此外,还可能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闭经、泌乳、生长发育迟缓(对于17岁患者,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时)、性功能障碍等。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由于垂体瘤卒中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血压升高可能是身体的代偿反应。但如果血压过高,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需要及时控制。同时,呼吸节律的变化可能提示颅内病变对脑干的影响,要高度警惕。

  2. 紧急支持治疗

  降低颅内压:如果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甘露醇可以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一般按照0.25 - 1g/kg的剂量快速静脉滴注,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垂体瘤卒中可能导致垂体功能急性减退,尤其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甲状腺激素的缺乏。需要及时补充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预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初始剂量可以为100mg静脉滴注,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激素检查结果调整剂量。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也需要适当补充甲状腺素,但要注意避免诱发肾上腺危象,一般在糖皮质激素补充后再谨慎给予。

  二、影像学检查

  1. 头颅CT检查

  头颅CT是紧急情况下首先进行的检查。它可以快速显示垂体区域是否有出血、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是否有占位效应导致的脑室受压等情况。在垂体瘤卒中时,CT上可表现为垂体窝内高密度影,提示出血。虽然CT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不如磁共振成像(MRI),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重要的初步信息,帮助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

  2. 头颅MRI检查

  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应尽快进行头颅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垂体瘤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组织(如视神经、海绵窦等)的关系,以及出血的范围和程度。在T1加权像上,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信号变化多样,这有助于准确判断垂体瘤卒中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三、治疗方案选择

  1.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视力急剧下降、意识障碍等,且经药物治疗和观察后无改善,应考虑紧急手术。对于17岁患者,早期手术解除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有利于保护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方式: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经蝶窦手术和开颅手术。经蝶窦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大多数垂体瘤卒中患者,尤其是肿瘤主要位于鞍内或向鞍上轻度扩展的情况,经蝶窦手术可以直接清除出血和部分肿瘤组织,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开颅手术相对创伤较大,但对于肿瘤向鞍旁、鞍上广泛扩展,累及海绵窦、视神经等重要结构,或者经蝶窦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情况,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来充分暴露肿瘤并进行切除。

  2. 药物治疗(非急性期)

  多巴胺激动剂:对于一些泌乳素型垂体瘤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过后,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它可以抑制泌乳素的分泌,缩小肿瘤体积。对于17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使用此类药物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内分泌功能的恢复。溴隐亭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和耐受性进行调整,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于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卒中患者,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以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这对于17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因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导致的巨人症等异常生长情况,同时也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一般不作为垂体瘤卒中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例如,对于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或因患者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传统的外照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射波刀)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放射治疗可能会引起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对于17岁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对其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长期影响。

  四、康复与长期随访

  1. 神经功能康复

  视力和视野康复:如果患者在垂体瘤卒中后出现视力和视野损害,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这包括视觉刺激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视觉刺激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观看特定的视觉图案或进行光刺激来促进视神经的恢复。眼球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眼球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视觉功能。同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视力和视野的恢复情况。

  内分泌功能康复:由于垂体瘤卒中可能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在急性期后的长期恢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内分泌功能。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激素替代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正常。对于17岁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内分泌科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内分泌康复计划。

  2. 心理支持与生活指导

  17岁患者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垂体瘤卒中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导致的外貌变化(如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体型改变)、学习和生活能力下降(如视力障碍影响学习)等因素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等。同时,在生活方面给予指导,如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3. 长期随访

  垂体瘤卒中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头颅MRI检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残留肿瘤的生长情况以及垂体和周围组织的形态变化。随访的时间间隔一般在术后1 - 3个月进行初次检查,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同时,每次随访都要检查内分泌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内分泌异常。对于17岁患者,长期随访可以持续到成年后,确保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得到良好的监测和管理。

  相关案例阅读:

  垂体瘤手术+放疗后仍继续生长侵袭海绵窦,INC福教授不开颅手术后3年没有复发!

  垂体瘤,是颅内较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引起患者头痛、视力下降、内分泌异常等症状。尽管是良性肿瘤,切除即可,但很多垂体瘤的生长具有侵袭性。如果一开始手术效果不理想,肿瘤即可抓住机会,突破正常垂体的束缚,破茧而出。一旦出现垂体瘤侵袭到“血管神经聚集之地”海绵窦,对于患者和医者来说都可能面临“灾难性”的后果:不是肿瘤残留复发,就是颈内动脉破损出现致命后果。加之肿瘤复发或接受放疗后肿瘤粘连加重、血管壁受损变薄,瘤内通常有多个纤维分隔,全切肿瘤相当困难。而,内镜技术近年来的进展为海绵窦肿瘤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

  国际颅底手术教授——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福洛里希教授在其论文“The Medial Extra-Sellar Corridor to the Cavernous Sinus:Anatomic Description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中,就交流了这样一则侵袭进入海绵窦的复发性垂体瘤案例……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垂体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 文章标题:17岁脑垂体瘤卒中怎么办?
  • 更新时间:2025-01-06 18:33:11

真实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