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可在脑桥、髓质或中脑区域发现的病变。脑干被称为大脑的“禁区”区域,因为这个区域的神经控制着许多重要的功能。
为什么这个区域如此脆弱?
脑干是一个充满神经纤维的小区域,控制着身体的各项功能,包括心率、呼吸、睡眠和温度的调节。这一区域的损伤比大脑的其他区域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并与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为何手术难度大?
脑干损伤的概率
约20%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研究表明,脑干损伤更可能出现初次出血,更可能再出血。一篇发表于2020年的论文(Flemming et al)发现脑干位置是出血的一个强有力的评估因子。本研究中,脑干出血部位在出现出血的患者中较为常见(58%)。一项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再出血率高达30%。其他研究显示了不同的再出血率。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症状
脑干病变较常见的症状是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而不是位于大脑其他区域的病变的癫痫或头痛。这些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
·呼吸困难会导致睡眠问题,包括睡眠呼吸暂停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保守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别是在没有出血或无症状的病变。保守治疗包括常规的,定期的核磁共振来监测病变的变化。只要病变看起来稳定,没有额外的症状或出血的证据,这通常是较谨慎的行动方针。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并权衡其风险和益处。手术应由具有CCM和颅底外科知识的外科医生进行。如果病变有症状且至少有一次出血,可考虑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
放射外科是一种非手术靶向治疗CCM。根据指南,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只适用于先前有出血和的单发病灶。对于那些有遗传疾病的人,不建议尝试放射手术,因为放射后可能发展为额外的病变。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手术案例一则:疫情下国际教授来华手术示范,二次出血病危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获全切治愈
- 文章标题: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为何手术难度大?
- 更新时间:2021-06-28 1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