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中脑胶质瘤有哪些类别?怎么分级?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3-27 03:59:19|阅读: 2804次|中脑胶质瘤类别和分级
中脑胶质瘤的类别多样,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细胞形态、生长方式和对中脑结构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而WHO分级系统则根据肿瘤的细胞特征、增殖活性等因素对中脑胶质瘤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中脑胶质瘤的类别多样,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细胞形态、生长方式和对中脑结构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而WHO分级系统则根据肿瘤的细胞特征、增殖活性等因素对中脑胶质瘤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准确的类别判断和分级对于中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阅读INC巴特朗菲教授脑胶质瘤相关病例及研究:“难缠”的胶质瘤到底该怎么治?

中脑胶质瘤有哪些类别?怎么分级?

  一、中脑胶质瘤的类别

  (一)星形细胞瘤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这是中脑星形细胞瘤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肿瘤细胞的胞体呈梭形,细胞间有丰富的胶质纤维。在组织学上,这些胶质纤维交织成网,细胞分布相对均匀。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在中脑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性生长,它可以沿着中脑的神经纤维束蔓延,逐渐影响中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它可能侵犯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脑积水。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的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丰富且呈嗜酸性。与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相比,其胶质纤维较少。这种肿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间的连接相对松散。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在中脑的分布往往没有明显的边界,容易向周围脑组织浸润,对中脑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破坏较为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神经功能异常,如轻微的眼球运动障碍或共济失调等。

  肥胖型星形细胞瘤

  其细胞特点是胞体肥大,呈多角形,胞质丰富且强嗜酸性。肿瘤细胞的核大而圆,偏位。肥胖型星形细胞瘤在中脑内生长时,由于细胞体积较大,更容易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它可以压迫中脑的网状结构,影响觉醒和意识状态;也可能压迫动眼神经核,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散大等症状。

  (二)少突胶质细胞瘤

  经典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在中脑相对较少见。经典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呈圆形,胞核居中,染色质丰富,胞质透亮,呈“煎蛋样”外观。这种肿瘤在中脑内的生长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浸润性,但与星形细胞瘤相比,其边界相对较清晰。少突胶质细胞瘤在中脑生长时,可能侵犯中脑的白质纤维束,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例如,当中脑的皮质脊髓束被侵犯时,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等症状。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这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一种恶性类型。细胞形态表现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细胞密度增加。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在中脑的生长速度较快,对中脑的破坏作用更强。它不仅可以侵犯中脑的神经组织,还可能通过中脑周围的血管间隙向远处转移,如向丘脑或脑桥等部位扩散,从而导致更广泛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严重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

  (三)室管膜瘤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在中脑室管膜瘤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和黏液样基质形成乳头状结构。这种肿瘤多起源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的室管膜细胞,生长相对缓慢。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在早期可能主要局限于导水管附近,随着肿瘤的生长,会逐渐阻塞导水管,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中脑室管膜瘤类型。肿瘤细胞呈簇状或片状排列,细胞形态相对温和,核分裂象少见。室管膜下瘤通常与中脑的室管膜下区域关系密切,它可以向脑室系统内生长,也可能向中脑实质内浸润。虽然室管膜下瘤生长缓慢,但如果肿瘤体积较大,也会对中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如影响中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或导致神经传导障碍。

  二、中脑胶质瘤的分级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系统

  WHO I级

  WHO I级中脑胶质瘤属于低级别、良性肿瘤。这类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很少有侵袭性。例如,某些特殊类型的室管膜下瘤可能被归为WHO I级。在中脑内,WHO I级胶质瘤通常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相对较轻,患者的症状往往较轻微,可能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头痛或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患者的预后较好,复发率较低。

  WHO II级

  WHO II级中脑胶质瘤为低级别但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细胞的异型性较WHO I级略高,有一定的增殖活性。星形细胞瘤中的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原浆型星形细胞瘤等部分类型可能属于这一级别。这类肿瘤在中脑内会逐渐浸润周围的脑组织,导致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虽然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其侵袭性,完全切除较为困难,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放疗等治疗,复发风险相对WHO I级较高。

  WHO III级

  WHO III级中脑胶质瘤为高级别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较高。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属于这一级别。在中脑内,WHO III级胶质瘤生长迅速,对周围组织的破坏严重。患者的症状进展较快,可能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肢体瘫痪、严重的共济失调等。治疗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手段,但即使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生存期较短,复发率高。

  WHO IV级

  WHO IV级中脑胶质瘤是至高级别、至恶性的肿瘤,以胶质母细胞瘤为代表。肿瘤细胞高度异型,核分裂象活跃,可见大量的坏死和微血管增生。在中脑,WHO IV级胶质瘤具有极强的侵袭性,不仅迅速破坏中脑的正常结构,还可能通过脑脊液循环向脑室系统和其他脑区播散。患者的症状急剧恶化,往往在短时间内面临生命危险。目前的治疗手段虽然多样,但对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有限,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很短,一般不超过1 - 2年。

  相关案例阅读:

  儿童胶质瘤案例:为母则刚,携7岁胶质瘤孩子赴德成功手术,这位母亲的经验是什么?

  脑肿瘤的“早期信号”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肢体无力/麻木、走路不稳、癫痫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症状,如肥胖(一段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手脚变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发育迟缓或身高增长迅速、尿崩、儿童性早熟等,当出现这些症状的一种或多种,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脑肿瘤。

  辰辰在一场小小的交通事故后总是抱怨头晕,为明确有没有大脑损伤,担心后遗症,辰辰妈妈带他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结果竟然查出“小脑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还好及时发现了脑瘤,趁着孩子还没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辰辰妈妈决心趁早治疗。试想,如果当初没把孩子头晕的情况放在心上,孩子的症状会继续加重,到较后很可能恶化危及生命……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中脑胶质瘤有哪些类别?怎么分级?”全文内容仅供阅读参考,并非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学建议。若怀疑自己或经检查患有“胶质瘤”,务必及时寻求可靠医生的协助,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疾病抗争的道路上,患者及其家属需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关于希望、毅力与团结的深刻较量。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借助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就会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曙光。

相关经典案例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 文章标题:中脑胶质瘤有哪些类别?怎么分级?
  • 更新时间:2025-03-27 03:56:29

在线
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您的需求: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

真实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