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肿瘤手术是否需要开颅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分类与位置、大小和侵袭范围、性质与手术目标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等。在决定手术方案时,需要神经外科医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非开颅手术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在其他情况下,开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都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并在术后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点击标题阅读INC巴特朗菲教授视神经肿瘤相关病例及研究:“一只眼也可以做得很好!” 这种视神经胶质瘤手术后可能失明!
一、视神经肿瘤的分类与位置关系
视神经肿瘤主要包括视神经胶质瘤和视神经脑膜瘤等。视神经从眼球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始,向后穿过视神经管进入颅内,最终到达视交叉。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视神经内的胶质细胞,而视神经脑膜瘤起源于视神经鞘的脑膜细胞。肿瘤的位置不同,在考虑手术入路时会有很大差异。
眶内段肿瘤
当视神经肿瘤位于眶内段时,即肿瘤局限于眼眶内的视神经部分。对于这类肿瘤,很多情况下不需要开颅手术。通过经眶入路即可进行手术操作。例如,一些较小的视神经胶质瘤,如果尚未侵犯视神经管及颅内结构,医生可以通过眼睑或结膜切口进入眼眶,暴露视神经并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可以避免开颅带来的较大创伤。
对于眶内的视神经脑膜瘤,如果肿瘤边界相对清晰,未向视神经管内延伸,经眶入路也能有效地切除肿瘤。在经眶手术时,医生可以借助显微镜等设备,仔细分离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保护好眼球、眼外肌等重要结构。
视神经管内段肿瘤
当肿瘤位于视神经管内段时,情况相对复杂。如果肿瘤主要局限于视神经管内,且可以通过鼻内镜等微创技术到达视神经管进行操作,那么可以避免开颅。鼻内镜技术可以通过鼻腔进入鼻窦,然后到达视神经管,在直视下切除肿瘤。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然而,如果肿瘤在视神经管内生长并与周围骨质等结构关系密切,经鼻内镜无法完全切除,或者存在损伤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高风险时,可能需要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视野,便于医生更好地处理视神经管内的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二、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
较小且局限的肿瘤
对于较小且局限于视神经某一局部区域(如眶内段视神经的一小部分)的肿瘤,无论其为胶质瘤还是脑膜瘤,只要未向周围组织广泛侵袭,经眶入路或其他微创入路通常可以满足手术要求,不需要开颅。例如,一个直径小于1cm的眶内视神经胶质瘤,与周围眼外肌、脂肪等组织有明显界限,经眶入路可以精确地将肿瘤切除,而不会对颅内结构造成任何影响。
较大或广泛侵袭的肿瘤
如果肿瘤较大,例如占据了眼眶内大部分空间,并且已经向视神经管延伸,甚至向颅内侵犯,如累及视交叉或周围的脑组织,开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以视神经脑膜瘤为例,当肿瘤体积较大并向颅内生长时,开颅手术能够更全面地暴露肿瘤的颅内部分,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开颅手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肿瘤与颅内重要血管(如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等)、神经(如嗅神经等)的关系,降低手术风险。
对于一些侵袭性较强的视神经胶质瘤,如向周围脑组织浸润生长,开颅手术可以在直视下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并进行适当的神经功能保护和修复。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眶内入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无法对颅内的肿瘤部分进行有效处理。
三、肿瘤的性质与手术目标
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多为低度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儿童患者中,其生长相对缓慢,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有时较难确定。如果手术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留视力,在肿瘤尚未广泛侵犯颅内结构时,可能会优先尝试经眶入路或鼻内镜等微创方式切除肿瘤。但如果肿瘤已经明确侵犯视交叉及周围脑组织,开颅手术可以更好地进行肿瘤切除并保护周围重要的神经结构。
对于一些复发的视神经胶质瘤,若之前的手术入路无法满足再次切除肿瘤的要求,且肿瘤向颅内进展,开颅手术可能是一种选择。开颅手术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肿瘤的复发情况,清除颅内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同时可以考虑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视神经脑膜瘤
视神经脑膜瘤如果是良性且边界清晰,在未侵犯颅内结构时,经眶入路可能足以切除肿瘤。然而,视神经脑膜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当它侵犯到颅内时,开颅手术就成为必要的手段。开颅手术不仅可以切除颅内的肿瘤部分,还可以处理肿瘤与硬脑膜、颅骨等结构的关系。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视神经脑膜瘤与视神经关系非常密切,手术需要在保留视神经功能的同时切除肿瘤,开颅手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和更精确的神经外科技术应用,如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与视神经的粘连,尽可能减少对视神经的损伤。
四、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
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
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能够耐受较大手术创伤,在符合手术指征(如肿瘤需要开颅才能有效切除等)的情况下,开颅手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例如,对于一位年轻、身体强壮的患者,患有向颅内侵犯的视神经肿瘤,开颅手术的风险相对可控,患者可能更有机会通过开颅手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
对于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如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开颅手术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肿瘤可以通过其他微创方式(如经眶入路或鼻内镜入路)进行部分切除或缓解症状,可能会优先选择非开颅手术。即使肿瘤有颅内侵犯的情况,也需要权衡开颅手术的风险与收益。例如,对于一位老年患者,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虽然视神经肿瘤有颅内侵犯,但如果经眶入路可以切除部分肿瘤缓解视力下降等症状,可能会先选择经眶入路,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放疗),而不是直接进行开颅手术。
相关案例阅读: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视神经胶质瘤无法手术?INC国际教授成功手术理念和案例分享
根据视神经胶质瘤的类型、生长位置等特点,选择有成功手术经验的医师和正确的手术策略至关重要,在肿瘤较小、对视神经损伤较轻、时间较短时,及时选择手术,才能做到尽全切肿瘤、保视力、恢复视力。
“2023北京神经外科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2023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学术大会”上,巴教授受邀发表精彩演讲——“Hypothalamus Tumor(下丘脑肿瘤)”。视路-下丘脑胶质瘤为低级别胶质瘤。许多患者处于早期阶段时,症状还可以恢复,此时肿瘤尚未深入侵入视路和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在肿瘤达到相当大的尺寸和造成实质浸润之前,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为病情一旦加重,可能不适合手术。正如我们所展示的,显微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效果非常好。
因此,不应将“无法手术”一词普遍应用于视路-下丘脑胶质瘤。患者选择对确定手术适应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在每个病例中保持高度个性化的决定。我们的经验表明,显微肿瘤切除术应被视为视路-下丘脑胶质瘤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尝试完全切除肿瘤,同时保留受累结构的解剖和功能;如果无法全切,部分切除和再次手术可能有助于延长无症状和无肿瘤进展间隔时间。……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视神经肿瘤手术需要开颅吗?”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视神经肿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 文章标题:视神经肿瘤手术需要开颅吗?
- 更新时间:2025-02-17 18: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