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2-08 18:45:24|阅读: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通常需要根据肿瘤的具体特征、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等,采用手术、放疗、化疗、...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通常需要根据肿瘤的具体特征、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等,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手术治疗是基础,放疗和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也将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

  明确诊断: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级别和分子特征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减瘤: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降低肿瘤细胞数量,缓解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侵犯,改善患者症状,如头痛、癫痫发作、神经功能障碍等。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或位置相对表浅的肿瘤,手术切除能够显著减轻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在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手术方式

  传统开颅手术:对于位置较深或与重要神经结构关系密切的肿瘤,手术难度较大,可能无法完全切除。术中需要精细操作,保护神经功能,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利用神经导航系统,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术中实时显示肿瘤位置和周围神经结构,提高手术的精准度,有助于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辅助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进行磁共振成像,能够及时发现残留的肿瘤组织,指导手术医生进一步切除,提高肿瘤切除的程度。

  放射治疗

  外照射放疗:是常用的放疗方式,利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产生的高能射线,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通过精确的放疗计划,将高剂量的射线集中在肿瘤区域,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常规分割放疗一般每周进行 5 次,连续照射数周,总剂量根据肿瘤的情况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包括伽玛刀、射波刀等技术,适用于体积较小、边界相对清楚的肿瘤,特别是对于手术难以到达或手术风险较高的部位。它可以将高剂量的射线聚焦在肿瘤上,一次或少数几次照射即可给予肿瘤致死性剂量,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较小。

  化学治疗

  传统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如替莫唑胺,它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作用于肿瘤细胞。替莫唑胺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活性物质能够甲基化肿瘤细胞的 DNA,干扰 DNA 的合成和修复,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一般采用口服给药,按一定的疗程进行治疗,通常与放疗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化疗药物和方案:除了替莫唑胺,还有一些其他的化疗药物或联合化疗方案正在研究和应用中。例如,PCV 方案(丙卡巴肼、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在一些患者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一些对替莫唑胺耐药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随着对胶质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与肿瘤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的分子靶点,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如 EGFR 抑制剂和 VEGF 抑制剂等,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或血管生成过程,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信号,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分子靶向治疗的优势和挑战: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然而,由于胶质瘤的异质性和分子靶点的复杂性,部分患者可能对靶向治疗不敏感,而且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 -1)及其配体(PD -L1)等,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在一些临床试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部分胶质瘤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总体有效率仍有待提高,且可能会引起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

  肿瘤疫苗:通过提取肿瘤细胞中的抗原成分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肿瘤疫苗,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诱导 T 细胞等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疫苗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虽然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医生、肿瘤放疗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共同讨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关案例阅读:

  儿童胶质瘤案例:为母则刚,携7岁胶质瘤孩子赴德成功手术,这位母亲的经验是什么?

  脑肿瘤的“早期信号”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肢体无力/麻木、走路不稳、癫痫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症状,如肥胖(一段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手脚变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发育迟缓或身高增长迅速、尿崩、儿童性早熟等,当出现这些症状的一种或多种,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脑肿瘤。

  辰辰在一场小小的交通事故后总是抱怨头晕,为明确有没有大脑损伤,担心后遗症,辰辰妈妈带他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结果竟然查出“小脑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还好及时发现了脑瘤,趁着孩子还没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辰辰妈妈决心趁早治疗。试想,如果当初没把孩子头晕的情况放在心上,孩子的症状会继续加重,到较后很可能恶化危及生命……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胶质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 文章标题: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
  • 更新时间:2025-02-08 18:42:52

真实案例

[案例] 16岁学生基底节胶质瘤近全切后一年回访:没有复发、无需辅助治疗,计划圆西藏行之梦

16岁学生基底节胶质瘤近全切后一年回访:没有复发、无需辅助治疗,计

2022-08-13 11:13:26
[案例] 随访报告|功能区胶质瘤全切术后3个月,无癫痫、无瘫痪、没有复发

随访报告|功能区胶质瘤全切术后3个月,无癫痫、无瘫痪、没有复发

2022-08-12 23:32:4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