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人相比,经鼻内镜下前颅底入路在儿科患者中使用较少。主要原因是儿童鞍区肿瘤相对少见,解剖条件不利(鼻孔小,鼻窦腔狭窄),而不是缺乏专用的手术器械。近年来,随着小口径鼻内窥镜、神经导航等手术设备的发展,内窥镜经鼻手术(ETS)在儿童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儿童神经外科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文献中只有少数关于ETS在儿童中使用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集中在手术结果上。因此,缺乏关于经鼻内窥镜治疗的儿科患者术后疗程质量的信息并不令人惊讶。有关成人患者的文献资料表明,与采用浅表显微手术入路相比,术后过程更舒适。此外,晚期口鼻并发症(牙龈麻醉、鼻窦炎、“黑牙”)的风险降低或消失。本研究的目的是报告一系列受鞍区病变影响的儿科患者使用ETS的效果。特别是,与传统经蝶手术(CTS)相比,这种手术对术后过程质量和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前主席、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小儿神经外科主任意大利Concezio Di Rocco教授曾在其《Quality of postoperative course in children: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 versus sublabial microsurgery》论文中评估了这两种不同的经鼻蝶手术对术后病程的影响。
采用经蝶手术治疗儿童鞍区病变31例。14名儿童(A组)接受了显微外科经扁桃体下入路手术;其余17名儿童(B组)在2005年至2009年间接受了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PICU入院率、术前症状缓解情况、早期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Wong-Baker FACES疼痛量表)和术后住院时间。
(患者特点及主要术前临床表现)
B组患儿的PICU入院率(35%对全切)和术后输血率(23%对71%)下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4天对5.7天)。术后早期(2.05±0.74对2.92±0.91)和术后晚期(0.82±0.95对1.64±0.84),B组疼痛感觉明显低于A组。两组在手术时间、症状好转及早期并发症方面无差异。
结论:经鼻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提高儿童术后的质量,无论对于治疗的病变类型和手术并发症。除文献报道外,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经鼻神经内镜在儿童中的应用。事实上,ETS有利于术后过程质量的好转。此外,它提供了更好的临床和手术结果,允许获得较高的总肿瘤切除率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即围手术期失血)和较短的住院时间。虽然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较大的系列之一,但研究的一个可能的限制仍然是患者数量少,这可能会影响统计分析的合适性。更长的随访时间和更多的患者将有助于更好地评估经鼻神经内镜的优势,同时也与长期结果相关。
据悉,Di Rocco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儿童神经外科专家,拥有丰富的儿童神经外科领域的临床治疗经验。他尤为擅长小儿神经纤维瘤、癫痫、脑积水等难治病症方面的治疗,目前已进行过12,000多次神经外科手术。
Di Rocco教授发表在各类科学期刊的文章超过400多篇,为教科书编纂了 70 多个章节的内容,并是国际儿童神经外科的期刊《Child?s Nervous System》的主编。作为国际范围儿童神经外科重要期刊,《Child?s Nervous?System》只发表和刊登国际范围内儿童神经外科具学术价值的高水平论文,Di Rocco教授作为主编,有权决定该投稿论文是否有资格发表。
原文链接:https://www.sci-hub.ren/10.1007/s00701-010-0929-6
- 文章标题:治疗儿童鞍区肿瘤,经鼻内镜手术与浅表显微手术的术后质量对比
- 更新时间:2020-09-14 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