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脑肿瘤儿童(可能占全部脑肿瘤儿童的40%)的监测成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临床难题,目前尚无任何来自高质量证据的发表指南。已经证明,低级别儿科脑肿瘤的复发或进展可以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发生,需要定期定期的影像学随访,以允许及时的治疗干预,考虑到早期复发或进展的手术切除潜力和随后的生存益处。然而,监测成像对全部相关人员来说都不是没有成本的,特别是对年幼儿童而言,重复磁共振成像(MRI)可能令人痛苦,或涉及镇静或麻醉,且存在自身固有的风险,在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气候下,应尽可能减少额外的住院就诊。除此之外,家庭对每次检查的焦虑以及临床医生的时间和工作量负担。
此外,较近也有人关注反复使用钆基造影剂后钆在大脑中的沉积。这已经证明成像和事后检查在儿童虽然没有伤害已被证明是一个结果,这需要考虑作为一个潜在的风险在规划监控成像,是,鉴于这些肿瘤的预后一般良好,从治疗和毒性影响监测应该较小化。然而,显然,这需与目前更大的进展性或复发性疾病诊断延迟的风险相平衡。在一所三级儿科医院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检查了1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大队列,以评估无症状复发率,并确定更优化的监测成像分布是否可以普遍应用。二个目的是评估钆给药对基于监测成像的治疗决定的影响。
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综述调查了推测或确诊患有WHO 1级胶质瘤的儿童的监视扫描时间表和间隔时间。此外,调查期间肿瘤复发或进展的背景下试图确定是否减少监测核磁共振扫描,连同增加这种扫描的间隔,将允许识别肿瘤复发或进展需要干预之间的平衡与执行过度的负担和风险监控成像。即使从我们的单一中心,结果也表明临床实践中监测MRI成像方法的差异,监测扫描的次数和间隔不同。我们的数据显示,MRI扫描的默认间隔时间为6个月(这与SIOP-E-BTG指南一致),尽管这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手术切除的程度。然而,与复发/进展病例相对较少相比,大量的监测扫描表明,可能存在降低监测成像体积和频率的空间。
我们的结果支持了之前发表的证据,证明完全切除的小脑1级星形细胞瘤很少复发,在我们的队列中,25例(4%)患者中只有1例复发。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建议减少监测影像的频率和缩短整体监测时间可能是足够的,并为患者实现更好的平衡。McAuley等人建议在6个月、18个月和30个月完全切除的小脑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案。在我们的队列中,这将导致我们在13个月的单次复发时延迟诊断,但这是否会改变结果是回顾性的很难确定。然而,由于复发间隔较长,因此限制总监测期是谨慎的,根据我们的数据,McAuley建议的30个月似乎是合理的。
儿科1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监测仍然是一个困难的临床挑战,客观和可翻译的证据有限。我们的单中心经验表明,完全切除的小脑星形细胞瘤的随访监测可以减少。此外,我们可能可以降低非小脑1级星形细胞瘤的监测成像频率,但鉴于“晚期”复发或进展的发生率,从本综述和其他发表的数据中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缩短监测时间。较后,有主观证据表明,我们可能能够在不丧失监测效力的情况下限制使用GBCAs,但这需要在更大的多中心研究中进行进一步调查,并考虑漏诊播散性疾病的风险。
- 文章标题:儿童1级星形细胞瘤的检查:可减少核磁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以及造影剂使用吗?
- 更新时间:2021-03-18 10: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