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脑膜瘤无疑是颅底手术中较难切除的肿瘤之一。这些肿瘤起源于颞骨和斜坡上2/3之间的缝合处,位于五脑神经的内侧。已经描述了许多用于切除PCM的手术方法,较常报道的是前经岩骨入路、后经岩骨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RSA)。RSA被认为是较合适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容易和迅速地进行,并提供手术区域的充分暴露。许多颅底外科医生提出了一些标准,可以作为选择特定入路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PCM的可变生物学行为和外科医生的偏好,这些标准变化很大。
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20%-25%,10%见于后颅窝。在后颅窝脑膜瘤中,来自岩斜区的脑膜瘤占5%-11%,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15%。肿瘤起源于斜坡和岩尖,可能累及天幕的内侧部分、麦克尔洞、海绵窦和鞍旁区。岩斜脑膜瘤虽然通常是良性的,生长缓慢,但在任何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变得相当大。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小脑症状或脑神经(CN)缺陷。肿瘤切除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血管和脑干的接近和粘连会使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尽管显微神经外科的进步带来了更好的结果,但手术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当尝试GTR时,乙状窦后入路治疗PCMs提供了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良好结果。该入路的目的是顺利、简单、微创地进入岩斜区切除肿瘤,特别是当肿瘤主要位于后颅窝且延伸至幕上区和/或中颅窝有限时。
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案例交流
病情回顾:法国巴黎一位53岁男士,因三叉神经痛合并三叉神经感觉减退,在当地神经外科医院Lariboisiere医院,查出左侧较大岩斜脑膜瘤(27立方厘米)。脑磁共振(mri)显示可见明显的轴外肿瘤,岩斜向外扩张,对脑干有明显的挤压效应。经该院神经外科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主刀手术后,这个复杂位置的脑膜瘤得以完整切除,无神经功能损伤及相关的并发症。
“从以上患者术前的影像中可以看出,肿瘤位置距离头皮远,术中需要穿过很深的正常脑组织以及相应血管,所以手术入路不清晰,很多情况下往往只切除一点。加上手术难度较大,很可能发生切除率较低,甚至是术中出血而提前终止手术的情况。即使手术做了,也可能造成偏瘫等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使患者终身遭受手术后遗症的困扰。岩斜区脑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如此之高,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指出。
对此,负责主治的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同其手术团队联合咨询后,为患者确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术前需进行血管造影并栓塞,以确定主要动脉供血者,促进手术切除及降低手术风险,再行手术切除。
完整切除的手术过程
1、术前栓塞:用1毫升氰基丙烯酸酯胶(Glubran,Glubran-2,GEM,Viareggio,Italy)碘油(4ml of lipiodol)堵塞供血动脉,造影结果良好,无并发症。术后脑MR显示脑膜瘤部分断流,无脑水肿。
(患者脑血管造影图)
2、二天手术切除:颞部开颅术和前岩部切除术。脑膜瘤在肿瘤切除的不同阶段交替进行超声抽吸和周围结构的仔细解剖,从血管的角度观察,硬脑膜边缘被切断以完成肿瘤的断流。较终手术切除是完全的(辛普森I级切除),全部周围的颅神经IV、V、VII、VIII等均保存完好,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完好。
图(a)为术前脑膜瘤影像图
图(b)为血管栓塞后肿瘤位置
图(c)、图(d)显示肿瘤已被完全切除
岩斜区脑膜瘤全切意味着更低的复发率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所达到的这种全切程度对于患者而言的利好是较为的,其代表着更低的复发率和更高的生存率,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对此,国外也有相关的研究数据为证:辛普森I级切除5年后的复发率为3.5%,II级切除为4%,III级切除为25%,IV至V级切除为36%至45%。15年后,辛普森I级切除的复发率为7%-10%,II级切除的复发率为11%-15%,III级切除的复发率为37%-43%,IV级切除的复发率为63%-全切。辛普森一级切除25年后的复发率为13%-16%,二级切除25年后的复发率为15%-20%,三级切除25年后的复发率为39%-76%。岩斜脑膜瘤的复发率在0%到42%之间。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不仅拥有超群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且在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及神经内镜技术器械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无愧于国内外同仁们对其“国际神经内镜及颅底手术青年才俊、教授”的美誉。早在2010年,SebastienFroelich教授团队就曾使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成功夹闭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这在神经外科领域内属于提出。其后,他带领手术团队了神经内镜“筷子“手法,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问题。以其才华杜绝、手眼合一的技术手法,加上其在神经内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受邀到多地指导实地技术培训。
- 文章标题:岩斜区脑膜瘤全切有多难?中年男士岩斜区脑膜瘤全切案例交流
- 更新时间:2022-11-01 16: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