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症是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以神经衰弱证候、动脉硬化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等慢性脑病症候群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肢体麻痹,可有情绪波动,喜怒无常,烦躁不安,或焦虑多疑,固执,嫉妒等。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改善,无法彻底治愈。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小动脉和微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脑动脉硬化症。
2.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破坏血管壁促进脂质沉积,导致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引起动脉硬化症。
3.高脂血症
血脂较高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引起管腔狭窄,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巨噬细胞中聚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主要原因。
4.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容易在动脉分叉处聚集,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内膜发生损伤,血小板在内皮细胞损伤处容易黏附,继而聚集,其结果是血小板血栓形成。
1.神经衰弱综合征
如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等,病情起伏波动。
2.颈动脉粥样硬化
偶可发生TIA,如同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绞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间歇性跛行,脑动脉硬化可在慢性脑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综合征。国外学者将心绞痛视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将TIA(心源性除外)视为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
3.眼底动脉硬化
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严重者呈银丝状及动静脉交叉压迹。掌颏反射、吸吮反射阳性,有脑卒中史患者可遗留脑神经损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定位体征。
1.化验检查
包括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对查找病因、判定预后及预防脑卒中是十分必要的。
2.头部CT与CTA
头部CT可显示脑内多发低密度缺血灶、软化灶,一般无新发病灶,CTA可发现狭窄或堵塞的大动脉血管。
3.头部MRI与MRA
可以显示脑内多发缺血病灶,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有助于发现新发梗死灶。头部MRA: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初步了解脑部血管狭窄等情况。
4.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可监测微栓子,能发现狭窄或闭塞的颅内大动脉,并判断其狭窄程度,可评估侧支循环的代偿,了解脑血液循环状况。通过颈动脉超声对颈部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颅外段进行检查,可发现动脉硬化斑块并评价斑块性质,也可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及是否存在闭塞。
5.颅脑血管造影
评估颅内外血管病变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尽管是有创检查,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5%~1.0%。可以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有无狭窄、狭窄程度、侧枝循环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局部继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但应注意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黏膜溃疡、牙龈出血等副作用。
2.阿托伐他汀钙片
可以降低血脂、固定斑块、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阿托伐他汀钙片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因此要注意复查肝功能。
3.养血清脑颗粒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头晕症状。
1.对于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50%~99%)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也可考虑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2.对于症状性椎动脉颇外段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如在接受积极合理的内科治疗后仍出现相应症状,可根据情况考虑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3.对于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狭窄程度小于70%时不推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狭窄程度在70%~99%时,可在全面评估获益和风险的基础上酌情选择介入治疗。
1.帕金森综合征
脑动脉硬化症影响到黑质内神经递质释放,会出导致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颤动、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
2.痴呆
脑动脉硬化症可以导致颅内发生多发缺血灶,病情进展可导致发生痴呆,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完成指定任务和语言功能障碍等高级认知功能的严重受损。
脑动脉硬化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其既可单独存在,又有以后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故患者的预后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继发性脑卒中的预后相关。
链接/Links: 北京天坛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脑胶质瘤 | 脑海绵状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