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等引起,还可以伴有语言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较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大概占面瘫70%以上,可能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周围性面瘫,一般预后良好。
1.面部表情肌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贝尔征。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泪液外溢。
2.面部迟钝或麻木
通常无感觉缺失,味觉完整。
3.舌前2/3味觉缺失
病变位于面神经管内膝状神经节以下,鼓索支加入部位以上,除上述症状体征,可伴同侧舌前2/3味觉缺失。
1.耳鸣、耳聋或眩晕
膝状神经节病变可出现泪液及唾液分泌减少,可累及邻近耳蜗及前庭神经,导致耳鸣、耳聋或眩晕等。膝状神经节病变除有面瘫、味觉障碍及听觉过敏,还可有患侧乳突部疼痛、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疼痛及疱疹。
2.肢体瘫痪
若病变位于脑桥,可累及展神经核、皮质脊髓束等,导致患侧面神经、展神经瘫痪,对侧肢体瘫痪。
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炎病损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1)茎乳突 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2)额部 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3)眼 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4)耳 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过敏。
(5)面颊 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6)口 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7)舌 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1)抬眉运动 检查额枕肌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2)皱眉 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3)闭眼 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4)耸鼻 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5)示齿 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6)努嘴 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7)鼓腮 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1.去除诱因
促使局部炎症、水肿尽早消退,并促进面神经机能恢复,及早给予皮质醇类激素、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若考虑病毒感染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可选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
2.合并症的治疗
避免角膜并发症可用眼罩防护和点眼药水预防。
1.皮质类固醇激素
急性期及早给予皮质醇类激素可以减轻面神经水肿及受压,尽快开始应用强的松,较好能在发病24小时内给药。重症面神经麻痹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在发病头7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有效地改善面神经麻痹,可使缓解率在80%自发改善的基础上提高17%。
2.阿昔洛韦
发病72小时内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在加用阿昔洛韦后恢复率提高,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功能异常、缺氧造成的神经损伤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需慎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需慎用。但不推荐单独使用阿昔洛韦或者其他任何抗病毒药物,除非患者有激素应用禁忌症。
3.维生素B族
可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4.巴氯芬
可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个别患者不能耐受恶心、呕吐和嗜睡等副作用。
1.面神经减压术
通过茎乳孔切开面神经的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移除受压骨质,减轻神经肿胀并阻止轴索进行性变性。没有可见的单侧面神经运动、肌电图显示没有自发运动电位、起病不超过14天等进行减压术可能有效。
2.外科手术
可以缓解面神经受压,可是中颅窝开颅术风险大,可能会导致癫痛发作、耳聋、脑脊液漏和面神经损伤。因此,在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外科减压术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茎乳突附近给予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患侧面肌稍能活动,应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可对镜练习瘫痪的各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如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辅以面肌按摩。
由于长时间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暴露和干燥,容易导致感染,可采用戴眼罩防护,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等预防感染和保护眼角膜。
由于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完全闭合,瞬目无力或动作缓慢,导致异物容易进入眼部,泪液分泌减少,造成眼睛干涩,使得角膜损伤和感染机会增加。
变性的面神经再生重新支配肌肉后,患侧表情肌常有程度不同的挛缩。主要受累部位为眼轮匝肌、靠近口角处提上唇肌及下唇方肌挛缩。
闭眼时口角向患侧运动,或口角运动时患侧闭眼,表现为眼轮匝肌与颧肌的联带运动。其发生率因评测标准和检查手段不同而各异。
面神经麻痹恢复后少数患者出现病侧面肌痉挛,主要部位位于上唇方肌、颧肌、提口角肌,常合并挛缩及联带运动。
1.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进食时应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患者适宜补充有营养、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进食时,食物很容易潴留在瘫痪侧的颊部,因此指导患者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
3.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有味觉与咀嚼功能的减退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辛辣食物食后能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4.鼓励患者选择富有营养、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宜清淡,避免干硬、粗糙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小麦、鸡肉、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5.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嗓子怎么突然哑了,是不是声带出了问题? 听力下降、耳鸣,是不是要去耳鼻喉科检查...
听神经瘤手术对于神经外科医生 水平要求较高 手术时医生常常进退两难 是为了全切肿瘤...
CPA桥小脑角区竟然取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你确定这就是我爱人脑子里的东西, 确实挺...
【听神经瘤患者自述案例】一直以来,听力不保、面瘫是 听神经瘤 手术两大可怕的后遗...
恰风华正茂,美好生活正当时,如果突然出现听力如八十老太、脸歪流涎或整日如有只蜜...
手术之后,他术前的症状全部减轻了,就像两个人,进去的时候这人很看着很僵硬的,一...
海绵状血管瘤被切除了,所以健康的脑组织有膨胀,有点像海绵一样张开。这是正常的,...
这个病灶(CPA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出来以后,我们也找了很多地方。但是很多医院,一个...
CPA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案例:INC巴教授顺利切CPA区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疑难手术,面、听神经...
听神经瘤手术 后面瘫能医治吗?听神经瘤切除后面瘫的修复过程很少是简单的。通过与...
听神经瘤术后都会面瘫吗?多久可以下地活动?听神经瘤术后是否会面瘫以及术后下地活动...
32岁的姜女士6年间经历了4次右耳听力下降,早期没当回事直到较后耳聋了,才做了核磁...
听神经瘤患者有的发生率,特别是听神经瘤的直径超过1.5厘米,患者的面神经往往有不同程...
听神经瘤开颅手术后多久能恢复正常? 听神经瘤开颅术后,患者一般需要3到6个月才能恢...
当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发生或反复出血,病灶占位就持续压迫面神经核团造成移位变形,且...
CPA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如何既全切,又保听力、不面瘫?...
脑干胶质瘤手术轻微面瘫 脑干胶质瘤手术后可能会有轻微面瘫的症状。 胶质瘤患者手术...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浅表性肿瘤,好发于颞叶,其次是顶叶、额叶和枕叶,其他少见...
脑干胶质瘤术后面瘫能治好吗?脑干胶质瘤是一种少见但恶性的脑肿瘤,其手术后面瘫是...
大家可能都知道面瘫的恢复是挺难的!面神经水肿等引起的面瘫恢复相对容易,但是医源...
听神经瘤 是一种生长在内耳和脑干之间的微小神经上的良性肿瘤。随着听神经瘤的不断...
颅底脑膜瘤手术后会面瘫吗?颅底脑膜瘤手术后是否会导致面瘫,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
听神经瘤是大手术吗?听神经瘤手术的预期结果将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手术前...
听神经瘤手术面瘫如何治疗?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瘫是可能的并发症之一。面瘫是指面部肌...
听神经瘤手术后可能会导致面瘫,这是由于手术对面部神经产生压迫或损伤所致。做听神...
脊索瘤手术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面瘫。然而,手术过程中涉及的神经和解剖结构可能与面神...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可以避免吗?听神经瘤(更准确地称为“前庭神经鞘瘤”)的治疗决策是...
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瘫是一种可能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瘫的治疗...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如何恢复?首先可采用多种分级系统或量表对面神经功能加以评估。目...
链接/Links: 北京天坛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脑胶质瘤 | 脑海绵状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