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室管膜瘤二级需要化疗么?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是否需要化疗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决策问题,应基于个体化的评估,考虑肿瘤的切除程度、分子病理特征、患儿年龄和治疗的风险与收益。化疗在室管膜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化疗。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存在复发高风险的患者,化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然而,化疗的副作用和长期影响需要仔细权衡。因此,治疗决策应由多学科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医生、儿科肿瘤医生、放射科医生等)共同参与,以确保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儿童室管膜瘤二级的特点
儿童室管膜瘤二级属于低级别室管膜瘤,肿瘤细胞相对分化较好,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侵袭性相对较低。但它仍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可能会在手术切除后复发并进展,影响患儿的预后。
影响化疗决策的因素
肿瘤切除程度
完全切除:如果手术能够将肿瘤完全切除,即肉眼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肿瘤残留,对于这类患儿,一些研究认为可以先观察,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随访。因为在完全切除的情况下,肿瘤细胞残留较少,单纯依靠手术可能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化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例如在一些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中,完全切除的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患儿,在不进行术后化疗的情况下,也有一定比例能够长期无瘤生存。
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当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有肿瘤残留时,化疗的必要性就显著增加。残留的肿瘤细胞会继续增殖生长,导致肿瘤复发的风险大大提高。化疗可以通过药物作用于残留的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增殖,甚至杀死肿瘤细胞,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患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患儿,术后进行化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控制率。
分子病理特征
C11orf95-RELA 融合基因:研究发现,存在 C11orf95-RELA 融合基因的室管膜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更高的复发风险,即使肿瘤在手术中看似完全切除,也可能有微小的肿瘤细胞残留并在未来复发。对于这类患儿,化疗通常被认为是必要的,以进一步清除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其他分子标志物:如染色体 1q 的扩增等,也与室管膜瘤的不良预后相关。具有这些分子特征的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患儿,可能从化疗中获得更多益处,有助于改善预后。
患儿年龄
低龄患儿:对于年龄较小(如小于 3 岁)的患儿,化疗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一方面,低龄患儿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生长发育迟缓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儿的长期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等方面的障碍。但如果肿瘤具有高危因素,不进行化疗可能导致肿瘤快速复发,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此时需要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谨慎选择化疗方案和剂量。
年长患儿:年龄较大的患儿,器官功能相对成熟,对化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能够更好地承受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对于这类患儿,如果肿瘤存在复发风险因素,化疗可以作为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现有临床治疗策略及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儿童室管膜瘤二级的治疗,国际上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方案。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和协作组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化疗在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一些研究正在探索不同化疗药物组合、不同化疗时机(术前、术后)等对患儿预后的影响,希望能够找到更优化的治疗策略。在一些临床实践中,对于低风险的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患儿,即完全切除且无不良分子病理特征的患儿,倾向于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而对于高风险患儿,如肿瘤次全切除、存在不良分子病理特征等,术后化疗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
儿童室管膜瘤二级是否需要化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医生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切除程度、分子病理特征、年龄等,权衡化疗的利弊,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少治疗对患儿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的影响。
相关案例阅读:
4岁男孩室管膜瘤“劫后重生”:骑车、攀爬、奔跑,再见室管膜瘤!可爱的宝贝回来了!
11月份原本就是儿童流感的高发月份,2岁多的乐乐从外面玩耍回来后,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小孩子感冒是常有之事,吃了感冒药之后,感冒症状是缓解了,但是却出现了口角歪斜,左眼也不能紧闭,看着有点像面瘫。嬉戏时,发现往常活泼、可爱的乐乐却没了精神,走起路来也没了力气,不稳当、摇摇晃晃。乐乐父母回想孩子的情况,发现好像走路不稳出现有一个多月了,原本以为只是孩子还小,有时候过于玩耍而有些疲劳。
此时,乐乐父母慌了,赶紧带到医院,经过一系列包括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得到了坏的消息:孩子的后颅窝上长了一个较大的肿瘤,伴幕上脑积水,首先考虑室管膜瘤。医生看着结果摇着头说,情况比较复杂,建议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听到这些,乐乐父母心情更加沮丧跌至谷底。
室管膜肿瘤(Ependymal Tumours)来源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衬的室管膜细胞,属于胶质瘤。在儿童中常见于后颅窝(幕下),肿瘤侵犯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幕下室管膜肿瘤较其他肿瘤更易延伸至颈部蛛网膜下腔,患儿更易表现出颈部僵硬、颈痛、斜颈和斜头;肿瘤侵犯脑干时,可出现呃逆、注视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听力减退等颅神经损害症状;侵犯小脑可表现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肌力减退……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儿童室管膜瘤二级需要化疗么?”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室管膜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 文章标题:儿童室管膜瘤二级需要化疗么?
- 更新时间:2025-02-08 17: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