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的前生一袭黑袍,源起于16世纪那场夺走2500万欧洲人的黑死病,在长期与疾病的抗争中才逐渐成为现代医生制服。白衣也,血泪塑之!医者白衣,与患同袍!
1.白大褂前生一袭黑袍,黑死病中诞生的“隔离“理念
16世纪初的欧洲曾经黑死病横行肆虐欧洲,全民陷入恐慌,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上帝对欧洲的惩罚,医生们才逐渐意识到“隔离”的重要,一个法国医生CharlesdeLorme便发明了一防护衣,一袭黑衣长袍,头戴黑色宽檐帽,面戴鸟嘴形面具,称为“Beakdoctor鸟嘴医生”的防护衣。由于黑死病疫情异常凶猛,鸟嘴医生的装扮除了保护医生,还被赋予吓走病魔的美好愿景。
关于“鸟嘴医生”出自法国医生CharlesdeLorme的相关记载中:“面具的鼻子形似一个鸟嘴,有半英尺长,两个鼻孔旁边都各有一个孔,里面装满了香水。鸟嘴里填充了很多种净化空气、确定呼吸的草药。在大衣下面,我们会穿上山羊皮的靴子、与靴子连为一体的皮裤以及一件被塞进裤子里的短袖皮衣。帽子和手套也是用同一种皮做的……我们还会戴上护目镜。”除此之外,一根长长的木棍也是这套服装的必备品,医生手持长棒,用于挑开患者的衣物查看病情,大大减少了身体的直接接触。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欧洲的医生和护士长期都是身穿灰黑长袍,脸上还带着面罩的护士,黑色是忧郁与死亡的象征,见到穿黑色长袍的医生也基本宣告生命的终结以致气氛常是较其压抑的。在微生物未被发现时、还没有消毒这一理念时,医生工作服大多为灰黑色,只是用来防尘,一件工作服长久使用甚至都不清洗、消毒,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之一造成当时大批患者就因感染而死。
2.“消毒灭菌”催生了白大褂
在19世纪,欧洲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穿得像个绅士,头戴礼帽,身着普通西装外套,只是对外套袖子处的纽扣进行了重新设计,方便他们在不脱外套的情况下撸起袖子做手术,有的医生为了防止患者喷出的血液弄脏自己的衣服,甚至穿上了屠夫的围裙。而且,当时尚没有麻醉术,手术室仿佛屠宰场,到处充斥着哀嚎和血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医师“快刀斩乱麻”,野蛮中透着无奈。随着麻醉术的逐步完善,各种类型的外科手术才开始蓬勃发展。
19世纪,着西服带围裙的正在手术的外科医生,图片来源于网上
1856年,法国一位酿酒厂厂主找到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请求他帮助寻找原本纯正的葡萄酒一两天之内全部变酸的原因。巴斯德发现,“元凶”就是乳酸杆菌。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便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巴斯德杀菌法”,也叫“巴氏灭菌法”。时至今日,很多领域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如牛奶。后来又经过几年研究,巴斯德用鹅颈烧瓶实验证明,细菌只能来自细菌,不可能凭空产生。也正因为这个发现,人们才知道伤口的腐烂和疾病的传染,都是细菌在作怪。
1865年,英国JosephLister教授注意到了“细菌致病”这一发现,建议医生应采取穿白大褂,医生由原来的礼帽、礼服,改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色大褂,而这些举措实施后,便立即起到了效果,确实合适降低了手术感染的几率。由此,如图3所示的白大褂逐渐成了医生的正式工作服,他还因此获得了“白衣战士”(WarriorInWhite)的美誉。
19世纪的医生工作服
这样的白衣制服逐渐在全欧洲推广,之后的消毒与预防的方法也同期在医学界普及起来,随后在款式、细节有些变化,形成了现代医生制服-白大褂,其代表着、和纯洁。白色是医院的代表色,但并非全部的医疗工作者都能穿白大褂,这在中国似乎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在美国白大褂只有在该医院注册的医生才可以穿着,访问交流、进修学习的医生都没有资格穿,这其实也是对医生的尊重和对患者的保护。
一战争期间的医生工作服
现代医生工作制服-白大褂
3.医者白衣,与患同袍
医,何也?于生死,出入也。生死之间,是人间。天行无常,医道有尽。偶尔,治愈之;常常,相助之;总是,安慰之。苦读,十余载;病房,十二时辰;求学,一辈子。伏案站台,愁不消;朝如青丝,暮成雪。所为,医有所依;只因,生命可畏。
千金难得一白衣,白大褂非铠甲,白衣天使亦非神,医者白衣,与患同袍,与患同行,所为去病除痛,助健康之。对白衣医者,对热血生命,对依旧有许多局限的现代医学,请且多一份理解,且多一份心疼!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纵使世间疾病、磨难千千万,仍有白衣医者无畏无惧、逆流勇战!
参考资料:
网上来源:国外医护服装的发展史及现状。
网上来源:白大褂演变史
- 文章标题:白衣简史|生于黑死病的黑袍,泣血中重生的白大褂
- 更新时间:2020-01-17 1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