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高配”手术,就如同开车,需要经验丰富的“司机”和高配性能的车,这样即便路途崎岖也能顺利无险地到达希望的目的地。而脑瘤“高配”手术,需要的是“高配”的术者和“高配”的现代化设备。此次在苏州独墅湖医院,术中神经导航是如何为患者保驾护航的?
北京时间4月9日:嘀、嘀、嘀、嘀、嘀……看似普通的笔状神经导航棒在头上各个位置轻点,竟然能神奇的看穿颅内的。这名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大脑完整的展现在屏幕上,红色的肿瘤跃然纸上,连肿瘤的位置、形状及和周围功能区神经纤维束的关系都可以清楚的看见。
这就是大脑里的“GPS系统”——术中神经功能导航:同汽车导航一样,脑子里面的肿瘤,有时候定位也重要。任何一台手术,医生们都希望完全切除病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不损伤正常组织,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后,巴教授联合独墅湖的神经外科团队,将为他设计了手术方案。为了准确定位,先给患者做了薄层MRI检查,并从影像科将数据拷贝后导入到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当天,这台手术由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主刀、国内神经外科手术团队同台协助。患者全麻后,巴教授为患者手绘手术切口,通过神经导航系统将患者资料注册,然后移动导航棒确定肿瘤的边界。当导航棒指向头颅中的某个部位,计算机便能计算出在图像上对应的位置,将脑内的肿瘤范围清楚呈现在头皮上,让术者对此了如指掌,更好做手术切口规划。
术中核磁可以给医生提供准确影像,没有辐射,没有已知的其他危害,可以安静地完成多项扫描。导航系统犹如赐予神经外科医生一双透视眼,让医生在术中可以即时标定病变范围,实现精确定位,让肿瘤无处遁形,大大提高手术及检查的准确性、顺利性。在术中开颅状态下,患者可以进行数次术中核磁检查,肿瘤切没切干净,还有多少残留,一清二楚,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随时调整手术方案,继续切除,直至肿瘤完全清除干净。
“通过较好的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病灶。”术前计划好,术中主刀根据经验对肿瘤实现准确的定位、对肿瘤和正常脑组织的定位区别,才能达成准确切瘤的效果,术后才能达成较好的效果!术前评估时,这台手术的主刀者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就明确表示这台手术需要术中导航。
术前手绘手术切口及手术入路,和国内神经外科团队详细解释手术方案
术中神经导航为成功手术保驾护航,而作为整台手术的重要,主刀医生才是手术成功较为关键的因素。对于巴教授这样的国际神外教授,需要像复杂的工匠一样,通过经年累月地积累训练自己的技能。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哲学、内在精神态度融入手术中,这才能称为艺术。因为神经外科和医学的其他学科都不一样,任何微小的错误或判断失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举例来说,如果对穿支血管或终末血管的处理不恰当,就可能造成颅内重要结构缺血坏死,如果损伤功能区的重要神经(如视神经、运动神经、听神经等)就会造成患者失明、瘫痪、耳聋等难以挽回的损伤。也正因此,对待每一个手术案例,巴教授都力求每一招每一式都尽力做到细致,做到全切肿瘤的同时较力避免任何神经功能损伤。
对于巴教授而言,他主要凭着这四样东西判断肿瘤大小:
1.打开之后先以肉眼判断大小;
2.用手接触,感受肿瘤软硬、质地如何,区分肿瘤边界;
3.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区分边界;
4.结合心跳变化。
准备工作结束后,一台开颅手术正式开始。巴教授披挂上阵,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除了主刀外,还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团队作战,缺一不可。
INC巴教授手术中
在术中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在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中
术后这位患者恢复如何,可关注官方后续实时报道……
- 文章标题:国际神外教授主刀+术中神经导航护驾,疑难脑瘤“高配手术”是怎样的?
- 更新时间:2024-11-07 17: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