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治愈吗?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就是海绵状血管瘤长到了脑干中脑位置,小小的脑干有一根拇指大小,但是却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小小的中脑位处大脑深处,手术难度较大,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已不在是无法治疗,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和治疗团队对肿瘤进行全切,便是有治愈的希望。INC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专家成员德国巴特朗菲教授(Helmut Bertalanffy)教授在其近期的Microsurgical Management of Midbrain Cavernous Malformations:Predictors of Outcome and Lesion Classification in 72 Patients论文中记录了他关于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72例显微手术案例报告,其中还交流了一则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案例,特此交流: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成功全切案例交流
40岁男士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成功全切治愈
术前情况:患者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共济失调,MR显示中脑较大海绵状血管瘤占位,伴有多发出血,严重压迫脑干。(A、B为术前影像)
手术体位:半坐位
手术入路:枕骨下经天幕入路
术后情况:E图为冠状动脉,F矢状位CT重建显示了切除腔内术后早期占位性血肿。G、H为手术后5个月的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全切。患者肿瘤大,手术后早期出现血肿,但很快便自发地吸收,未残留有明显并发症。目前手术后三年,无神经功能症状,身体机能恢复正常。
由于部位较深,解剖关系复杂,加之此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较为丰富,手术风险较大。此外,中脑等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易反复出血,为较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通常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并借助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顺利切除病灶,将再出血风险降至较低,这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如何完整切除?
在巴特朗菲教授这篇对于72例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报告中,根据在轴向平面上看到的位置,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仅中脑角(A1),仅被盖(A2),仅顶盖(A3),脑角和被盖(A4),被盖和顶盖(A5),和全部3个区域(A6),包括中脑脚,被盖和顶盖
(根据每个中脑部分内的确切位置及其轴向和矢状范围对MCM进行位置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这对术后效果至关重要)
巴特朗菲教授在此论文中指出,对于患有临床相关或反复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患者,或患有海绵状畸形(CMs)且具有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个体,无论病变是否到达中脑表面均已成立手术指征。使用手术方法来暴露血管畸形病变,原则上,选择的手术方法应允许通过距中脑表面的较短距离实现较佳病变的暴露。与此同时,还根据该区域的个体血管解剖结构相应地调整了手术方法。
1、中脑前区
中脑前区的病变可以经大脑脚局部的区域切除,内侧以三叉神经为界,外侧以皮质脊髓束为界,这样可以避免皮质脊髓束和红核的损伤。脚间池内手术操作切入点的上界为大脑后动脉,下界为小脑上动脉。
图:中脑手术顺利操作区。A,大脑脚横断面观,有3个手术顺利操作区:中脑外侧沟,上下丘之间,B,中脑前面观,示意中脑前区;C,右侧中脑后外侧面观,示意中脑外侧沟;D,中脑后面观,示意上下丘间区。注释:Cerebralped.,大脑脚;CST,皮质脊髓束;interped.fossa,脚间窝;mid.cerebell.ped.
2、中脑外侧沟
中脑外侧沟自内侧膝状体向下至中脑桥脑沟走形,上方有大脑后动脉的P2段跨过,中间部有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跨过,下部有小脑上动脉的小脑中脑段、滑车神经、天幕缘跨过。该部位的手术顺利区位于黑质的前外侧,内侧丘系的后侧。从红核至黑质走形的动眼神经为该区的前内侧界。
3、丘间区
上丘和下丘之间的区域由于分布有很少的神经纤维束,因此可以选择该区作为手术的切入点。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寻求国际专家咨询意见,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是由国际各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宗师联合组成的教授集团,其成员教授大多为国际神经外科各的奠基者、开拓者,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即为INC顾问团成员教授之一。国内疑难神经外科病患(包括脑瘤、脑血管病变、癫痫等)患者若想寻求更高质量、更佳预后的手术技术,可请国际上神经外科教授评估手术方案。
- 文章标题:中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治愈吗?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成功全切案例交流
- 更新时间:2022-05-24 1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