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鞍区脑膜瘤泛指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膈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而起自筛板、蝶骨嵴、斜坡等部位及累及鞍上的脑膜瘤,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手术方法的区别,一般不归于此范畴。
病理:鞍上脑膜瘤多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瘤体剖开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组织,有时可含砂粒体,瘤内出血坏死可见于恶性脑膜瘤。鞍结节及其附近蝶骨平台骨质增生,有时鞍背骨质变薄或吸收。病理类型常见有内皮细胞型、血管型、成纤维型、砂粒型等,恶性脑膜瘤及脑膜肉瘤比较少见。
临床表现:①视力、视野障碍:是本病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以双颞侧偏盲或单眼失明,另一眼颞侧偏盲多见。也可见一侧视力视野正常,另一眼颞侧偏盲。病人常首诊于眼科。病程迁延甚至失明,晚期颅内压增高,可有视神经盘水肿。②头痛:为早期常见症状,多以额部、颞部、眼眶等间歇性疼痛为主,不剧烈。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常常于晚间和清晨发作。③垂体和下丘脑功能障碍:肿瘤长大影响这些结构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或闭经等,下丘脑受累症状少见。④邻近结构受累表现:影响到嗅觉通路时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影响额叶时可产生嗜睡、记忆力减退、焦虑等精神症状,海绵窦受累时可引起脑神经麻痹。
鞍上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是什么样的?
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鞍上等密度或者稍高密度肿块,形态常不规则,境界清楚,比较均质,钙化较少见,局部骨质可有硬化表现,骨窗像可观察鞍结节骨质密度增高或疏松,冠状扫描可以判断肿瘤与蝶鞍、视交叉及颈内动脉的关系,MRI扫描T1和T2加权像接近于等信号,边界清楚,CT和MRI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伴有脑膜尾征。MRA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为手术提供参考。
鞍结节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1)垂体腺瘤:通常以垂体内分泌障碍和视神经-视交叉受累以视野偏盲为主,影像学可见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和骨质的损害,无脑膜尾征。血清激素水平紊乱更常见。
(2)管瘤:发病年龄为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也可发生,伴有内分泌水平低下和下丘脑受累,如发育异常,尿崩症等。CT扫描常见蛋壳样钙化,MR扫描可有肿瘤囊性变。无脑膜尾征。
(3)其他见的体非内分泌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垂体细胞瘤等,需要手术后病理
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较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保留神经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以防复发。常用的手术人路有开颅手术的额外侧人路,经纵裂人路等,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开颅手术骨窗前缘应尽量低,可直抵前颅窝底,以确定术中不必要的过分牵拉额叶脑底面。分离肿瘤时应先分离肿瘤与鞍结节的附着点,切断供血,肿瘤应分块切除,保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和视神经。对于肿瘤与神经和颈内动脉粘连紧密,不可勉强切除。直径小于3cm的小型脑膜瘤手术容易全切,可获得治愈的良好效果,对于直径大于5cm的大型肿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应对术后并发症予以关注。
(2)放射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初发肿瘤和术后有残留直径小于3cm者。
- 文章标题:鞍区脑膜瘤治疗如何选择?鞍区脑膜瘤的定义、病理及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 更新时间:2022-02-22 14: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