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颅咽管瘤术后会不会复发?
答:颅咽管瘤复发率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切除率,儿童与成人之间无差异
(1)儿童颅咽管瘤复发的可能性
颅咽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胚胎生命期间颅咽管的残余物。发病年龄的分布在5-15岁的儿童和45-60岁的成年人中是双峰的。在日本,每年有15,000名患者被发现患有原发性脑肿瘤,其中0.4%(约700例)是颅咽管瘤。它发生在由颈内动脉组成的动脉环内部,前部是视神经,后部被脑干包围,上部被下丘脑包围。如果尝试强行移除它,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下丘脑损害,血管破裂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进行了不情愿的切除,并且经常残留肿瘤。即使用放射线治疗剩余的肿瘤,它也靠近较容易受到放射线影响的视神经,因此放射线的剂量不足,并且如果不能完全清除,则从长远来看会复发。虽然它不是在复发率和在成年发作例如儿童期发作的实施例的肿瘤的预后差 ,特别是对于儿科发病例如,它需要长期肿瘤控制,复发的风险,并具有肿瘤残留会更高。
(2)成人颅咽管瘤复发的可能性
肿瘤的复发率主要取决于肿瘤切除的程度,在全部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复发率是10%至20%,而剩下的肿瘤却很少。在切除肿瘤或部分切除肿瘤的情况下,复发率估计为约30%至70%。
已知放射疗法,例如分次放射或立体定向放射能控制肿瘤的复发和生长,并且通常在剩余或复发的肿瘤上进行。据报道,在大约10年的随访期内,接受放射治疗的部分或部分切除病例的复发率为10%至60%。然而,从在肿瘤治疗中的时间为放射治疗,直到复发还有一个报告平均12年。目前,为了长期控制肿瘤,希望完全切除肿瘤,是在年轻病例中。
如何提高颅咽管瘤切除率?神经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在颅咽管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几年的时间,神经内镜在外科治疗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技术的发展随之加速,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更是在颅咽管瘤的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内镜可以通过鼻内入路更好的接触肿瘤,能够利用清晰的视野来明确肿瘤的构造,合适的辨别肿瘤是否和重要的神经相关联。并且通过微创技术将肿瘤较大水平额切除下来,做到更完全和更小损伤,明显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升了预后的效果。
1909年Halstead一次手术切除颅咽管瘤,Hanvey Cushing于1932年报道了92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其中78例开颅手术,14例经蝶手术),手术病死率高达14.6%以上,1950~1970年代手术病死率达到10%~40%。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术后管理的完善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1970~1980年代的术后病死率降至9%~25%;1990年代以后的手术病死率稳定在3%以下。以Yasargil、Laws等为代表的多名神经外科专家报道了许多有影响力的颅咽管瘤外科治疗经验,1990年,Yasargil等报道颅咽管瘤的全切除率高达90%。
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颅咽管瘤大体全切除后取得更好的结果的重要性。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与他的神经内镜手术“筷子手法”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是国际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也是目前国际神经外科界年轻一代中至、较有天赋的教授。不仅在1999年-2000年,以及2005年-2006年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过颅底研究奖学金,更由于在颅底肿瘤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中的贡献(由其发明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筷子”手法提高了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受邀成为50多家医学院的课程主任和讲师。
颅咽管瘤是神经外科界公认的“难缠”肿瘤。其颅咽管瘤生长位置较深,手术全切除率低,导致其具有高复发以及无瘤长期生存率低的特性。颅咽管瘤全切除手术因难度高超,使手术全切除率相差甚大,大部分报道的全切除率都在 25%-75%。被医生比喻为在刀尖上跳芭蕾。而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发明的内镜手术“筷子”手法,让原本需要两人操作的仪器,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来操作,不仅的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既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更是使肿瘤患者有了更好的预后效果。
颅咽管瘤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专家:Henry W.S. Schroeder教授
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是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主席,作为神经外科手术的国际专家,拥有二十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擅长各种肿瘤的内镜手术,以及微创神经导航脑颅内手术。所做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治疗中颇有成效。经教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切除率高、治愈率高、复发率较低。
- 文章标题:问:颅咽管瘤术后会不会复发?
- 更新时间:2019-10-14 1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