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脑外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
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
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
1.脑震荡
以意识障碍及逆行性遗忘为特征。轻者仅有短暂定向障碍,领会困难,分析与判断力差,于数分钟内恢复;重者可有意识丧失,多于半小时内恢复,醒后有逆行性遗忘、注意力涣散、思维困难、错认或幻视,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1~2周后逐渐消失。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
2.气压性脑损伤
多于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小时,醒后头痛剧烈,记忆困难与遗忘,焦躁不安与情感淡漠,有时对声音极其敏感或失听与不语,但其定向力、自知力及笔谈能力良好(创伤性聋哑症)。多无神经系统体征。
3.脑外伤后综合征
颅脑损伤后期常有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持续数月或迁延不愈;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并焦虑或癔症样表现;脑外伤性精神病,可呈现类精神分裂症或类躁郁症状态;脑外伤性痴呆、人格障碍或癫痫。
4.脑挫伤
伤后即有意识障碍,以朦胧、谵妄或混浊状态常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再次昏迷。醒后常有类似脑震荡的精神症状。多有神经系统限局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脑脊液呈血性,并可检出各型吞噬细胞。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1.X线平片
判断骨折、颅缝分离、颅内积气、颅内异物。
2.CT扫描
十分重要的手段,可以显示血肿、挫伤、水肿的存在及范围,也可看到骨折、积气等,必要时可多次动态扫描,以追踪病情变化。但后颅窝部位常有伪影干扰,显像欠佳。
3.MRI
虽然在急性期极少使用,但如后颅窝病变在CT显示不佳时要考虑应用。对颅内软组织结构显像优于CT,可用在病情稳定后判断受伤范围和估计预后。
4.腰椎穿刺
可以测定颅内压和化验脑脊液。颅脑损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以通过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5.脑血管造影
已较少于用颅脑损伤诊断,但当怀疑有血管病变时应及时应用该检查。无CT机时可根据血管形态确定血肿存在。
6.其他检查手段
超声波、脑电图、放射性核素成像等意义不大,很少直接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
1.心理及行为疗法
关心病情,悉心开导,解除病人对“脑震荡后遗症不能医治”的误解。对患者的病痛应表示关注、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病人树立信心,才能认识疾病、战胜疾病。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生活环境,避免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尽早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则更有益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康复。
2.对症处理
头痛可给予镇痛药,但不宜用麻醉药或吗啡类药品,以免成瘾。如左旋千金藤立定、肠溶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等;头晕可给予苯海拉明、叁氯叔丁醇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给予谷维素、异丙嗪、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哌甲酯(哌醋甲酯)、阿托品(硫酸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兴奋病人可给予奋乃静、地西泮(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等;抑郁病人可给予谷氨酸、γ-氨酪酸。
功能障碍、遗忘、出血、水肿。
患者男,77岁,2017年9月4日行走时被电动自行车撞倒,具体过程不祥。患者刚受伤时,可...
链接/Links: 北京天坛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脑胶质瘤 | 脑海绵状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