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经外科-国内中文
胶质瘤
联系INC
寻求咨询意见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为您呈现

神经外科前沿资讯

INC > 神外百科

岩斜脑膜瘤

  • 发布时间:2022-08-01 15:40:03
  • 阅读:
什么是岩斜脑膜瘤?岩斜脑膜瘤是一个简称,脑膜瘤是肿瘤的叫法,岩斜是一个解剖的名词,岩是岩骨,斜是斜坡,在这个区域的脑膜瘤,从岩骨和斜坡上的硬脑膜起源的脑膜瘤,简称岩斜脑膜瘤

岩斜脑膜瘤概况

    什么是岩斜脑膜瘤?岩斜脑膜瘤是一个简称,脑膜瘤是肿瘤的叫法,岩斜是一个解剖的名词,岩是岩骨,斜是斜坡,在这个区域的脑膜瘤,从岩骨和斜坡上的硬脑膜起源的脑膜瘤,简称岩斜脑膜瘤,这类肿瘤是所有的颅底肿瘤里面相对比较复杂的,因为位置比较深在。岩骨和斜坡,在这两个骨头缝里面穿行很多的神经和血管,较常见的就是面听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等等这些神经,颅底神经就和人的颜面部的功能息息相关,那么这类区域的肿瘤,相应的风险会比浅部脑膜瘤,包括其他部位的肿瘤风险要大。

  岩斜脑膜瘤缓慢进展,它所涉及到的剖知识,所需要用的一些手术器械,包括其他的一些设备会比其他的肿瘤要复杂的多,类似的肿瘤,需要的手术时间也会比其他的肿瘤要长,那么大部分的患者术后恢复大概需要2-3周的时间。

岩斜脑膜瘤

岩斜脑膜瘤症状

    岩斜部脑膜瘤主要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为肿瘤所致脑积水所致,因头颅体积有限,压迫脑组织导致头痛、呕吐。其颅神经损伤,为肿瘤压迫脑内神经所致,其症状表现为上睑下垂、听力下降、三叉神经痛、复视、头疼、蹒跚、面部感觉麻木是岩骨斜坡脑膜瘤常见的症状。此肿瘤为良性肿瘤,发生在蝶骨、颞骨、枕骨周围区域,衍生出脑膜和脑膜间隙。岩斜脑膜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岁以上。治疗方法以手术、放疗、激素治疗为主,以手术切除为主,以手术切除为主。

岩斜脑膜瘤检查

    1、体格检查:

  视力检查、听力检查、眼底检查、病理反射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能够帮助了解颅骨的增生或损害程度。

    (2)CT、MRI检查:CT和MRI是诊断该区脑膜瘤较有效的手段,在检查中均要做注药对比强化扫描,否则有误诊的可能。CT可显示乳突气化的程度和骨迷路的位置,有利于指导手术,费用低,有射线。MRI检查属于无创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但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

    3、脑血管造影:

  由于肿瘤供血十分丰富,因此,术前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于指导手术是十分必要的。脑血管造影可以观察肿瘤的血液供应,以便术中阻断供血动脉。

岩斜脑膜瘤治疗

岩斜脑膜瘤治疗

    关于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颅底外科的先行者们改进了经岩骨入路进入岩斜区,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些手术入路为了改善肿瘤和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可视化,缩短手术距离,减少脑牵引,直接从脑膜瘤的骨-硬膜起始部位进入病灶并实现肿瘤的全切。然而,通过岩骨的方法有一些重要的缺点,在过去的20年里,这种复杂方法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少,部分原因是由于立体定向放疗的广泛利用。

  这反映了一种新的治疗趋势,即包括更保守的入路(乙状窦后入路,改良的乙状窦后入路),如有必要,辅助立体定向放疗辅助治疗。一般情况下,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主体范围、临床检查情况、患者年龄以及外科医生对所建议手术入路的习惯和偏好进行选择。

    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盘点

    1.乙状窦后入路及其改良

    乙状窦后入路较适合像后颅窝大范围生长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手术入路,为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所熟悉,并避免了许多与术中颞叶牵引相关的并发症,如静脉梗塞,如天幕开孔等入路改良允许外科医生进入中窝和Meckel腔的部分(如果肿瘤范围不广泛)。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术野较深,和中枢神经VII-VIII的操作经常在手术术野之外,因此容易导致术后面瘫。

  其另一个缺点是与其他入路(如联合岩斜磨除术)相比,它只有一个入路和一个狭窄的工作范围,后者可以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和多条轨迹,将肿瘤与关键的神经血管结构分离。在硬膜内钻孔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并且由于Meckel洞穴的可视化受限,肿瘤切除基于牵引,因此依赖于肿瘤与颅神经之间的粘附。较后,与经岩骨入路相比,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前近基底血管进行广泛断流的可能性也较小。

  幕下小脑上入路是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一种变体,对开颅手术进行了较小的修改。实际上,乙状窦后入路和小脑幕上入路都可以使用。小脑上入路适用于肿瘤来源在内道以上的岩斜区脑膜瘤。其优点是易于开颅,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可以早期识别肿瘤上限的肿瘤-脑干界面,更好地控制位于手术野下限的CNsVII/VIII。乙状窦后段和外侧小脑上段的主要缺点之一是难以处理海绵窦外侧壁和前伸入中窝,这可能需要两阶段手术。然而,内镜辅助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和技能,可以克服乙状窦后入路的一些限制,可以直接看到如梅克尔腔、下斜坡凹陷和中窝等死角。一些作者还认为,由于肿瘤的主体低于上位,使用半坐位有助于肿瘤的切除,改善脑部放松,减少静脉充血和出血。

    2.颞前入路

    颞前入路通常是基于额颞开颅术加上去除眶外侧边缘或颧骨。颞前开颅术是根据病变的延伸进行一次或两次切除。下一步是硬膜外处理,旨在与关键操作术野中在剥离海绵窦的侧壁之间建立出手术术野。此入路将肿瘤的海绵窦内部分(应该留下的部分)与硬膜内部分(应该切除的部分)划清界限。该方法的其他优点是避免了硬膜内颞叶牵引和对来自脑膜中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基底动脉的控制。它较适合于以颅中窝和海绵窦为主的蝶骨棘-海绵窦-岩斜坡脑膜瘤。该手术入路主要的手术并发症表现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伤,以及手术对进入内听道水平以下的肿瘤难以切除。即使经过一些后来的改良,如颞前经Mekel腔入路,也无法进入下斜坡区。

    3.经岩骨入路

    经岩骨入路包括前路岩骨切除术、后路岩骨切除术或两者的联合。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两位日本专家成员福岛孝德教授和Kawase教授早已深入挖掘了岩前入路,在岩斜区脑膜瘤未向下或向外侧延伸至内听道的情况下,它是一种选择。听神经/面神经(CNsVII/VIII)的控制可通过在IAC与上半规管之间的耳后三角钻孔和使用内窥镜来实现。Adachi等人描述了这一普遍规律的例外情况,主要是基于对供血动脉的评估。Kawase教授等认为,与经岩后入路相比,岩前入路降低了面神经麻痹、听力损失和脑脊液漏的风险。然而,该入路仍有损伤岩浅大神经(GSPN)和膝状神经节(GG)的风险,主要是由岩浅大神经裂开、膝状神经节从膝状神经节上撕脱或膝状神经节从后至前牵引引起面神经麻痹。

    此外,由于手术野较小,硬膜缝合有一定困难;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作者使用自体脂肪进行闭合,即使在岩骨尖气化的情况下脑脊液泄漏率也很低。较后但并非较不重要的是,岩前磨除术涉及到长时间的颞叶收缩,这可能导致颞叶水肿和认知障碍。关于岩后切除术,在神经外科和耳科文献中根据颞骨切除量进行了不同命名的亚分类。可简化为:迷路后、迷路外、经耳蜗。AlMeft教授所强调的这一入路的关键概念是乙状窦相接处的移位,以便在颞叶下向基底池形成一个由后至前、由外至内、由下至上的手术通道,还提供了对病灶下部和颅神经VII、VIII、IX、X和XI的良好控制。通过切开横断窦(TS)上方、乙状窦(SS)前方的硬膜切口和上岩窦(SPS)和天幕的切开,可以打开乙状窦。

  对于岩斜区脑膜瘤,岩后入路常与岩前入路联合,也称为岩骨联合入路。岩骨联合入路为肿瘤和关键结构提供了多个手术视角,并可通过电凝岩后硬脑膜和天幕使一些主要供血动脉断流。联合岩骨入路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切开天幕,对于大多数岩斜区脑膜瘤来说,天幕是硬膜附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手术通过电凝凝固来自大脑中动脉的小脑幕供血器使肿瘤断流,并打开通向肿瘤的手术通路。经岩骨入路的优点是缩短了入路距离,早期断流,减少了脑牵引需求,以及在切除过程中使用多个视野的可能性。但这种手术入路的主要缺点是技术要求高、耗时长,而且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肺栓塞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脊液瘘。此外,他们还有听力损失的风险。

    4.内镜经鼻入路

    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关于经鼻扩大入路(EEA)进入岩斜坡区的解剖研究被发表出来。这些研究了使用EEA进入这一复杂的区域,目的是避免脑牵引,减少穿越手术野的颅神经损伤,特别是使用乙状窦后入路时。VanGompel等人研究了内镜下前路岩骨切除术,发现与经颅前路岩石切除术相比,内镜下岩前入路可进入的手术术野区域较小。内镜下岩前入路的局限性后来被同组证实。其他作者指出颅神经的位置是选择手术入路的关键因素。在真正的岩斜坡脑膜瘤中,CNVI通常向内侧移位,从而使EEA不合适。起源于正中线的斜坡中段肿瘤是罕见的,但它们倾向于CNV和CNVI向外侧移位,使它们成为EEA的良好候选。有以下临床经验:EEA用于切除岩斜坡脑膜瘤很少,Gardner等人较近的一篇文章报告的脑脊液漏率高(28.1%),肿瘤全切率极低(18.8%)。

岩斜脑膜瘤活多久

    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的存活时间无法预测,具体分析如下。

    在大脑岩斜区的部位出现脑膜瘤生长,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切除,术后通常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所以具体的存活时间无法具体的判断。如果手术比较成功,术后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存活的时间比较长,但如果有出现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问题,有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从而缩短存活的时间。

    在术后早期要注意护理,预防并发症,如果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理疗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岩斜脑膜瘤术后

    岩斜脑膜瘤患者在手术之后要注意生活和饮食上的护理,术后增加饮食营养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也可以让身体更快康复,患者要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脑膜瘤是比较多见的疾病,发生在岩斜区的脑膜瘤手术风险较大,因为这个部位深,而且周围还有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术后护理,下面来看看岩斜脑膜瘤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2、可以经口进食后,患者要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但是饮食也要保持清淡,要吃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物1、手术后三天之内患者不可以经口进食,需要通过鼻饲和静脉输液方式进行营养补充。在这期间的护理要注意防止胃里面的内容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不要吃含动物脂肪和腌制的食品,浓茶、咖啡、酒这些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免。

    3、患者在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这样可以促进术后身体的恢复,也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术后还要注意伤口的护理,拆线之后如果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一般两到三周后可以洗头,但是动作要轻,不要触碰到缝合的伤口,也不要用手抓伤口。

    5、患者在休息一到三个月之后才可以恢复正常活动,可以做一些轻的体力活,也可以进行散步、慢走等体育锻炼,不过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6、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寒感冒,如果患上呼吸道疾病就会影响术后的身体恢复。

    岩斜区脑膜瘤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但关系到手术的治疗效果,也关系到患者的身体恢复,所以一定要重视。患者要增加饮食上的营养,多吃可以增强免疫力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生活作息,避免劳累过度。

  • 文章标题:岩斜脑膜瘤
  • 更新时间:2022-08-01 15:47:13

相关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