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脑部血管病变,7-15%的全脑血管畸形属于海绵状血管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确诊需要临床症状、家族遗传已知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医学影像检查来明确病灶的范围与情况。此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造影就成为了一种高度重要的诊断工具。
头颅CT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和头颅DSA(数位化血管造影)是两种常用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确诊技术。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其中的头颅DSA。
头颅DSA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采用的造影方法,也是诊断该疾病的当前主流手段。它是通过在血管中注射一种称为造影剂的不同染料,并在血管系统中制造成像。影像结果能更好地描绘出注入物质通过心血管系统,同时明确海绵状血管瘤所在部位以及血管供应情况。
在头颅DSA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手指或上臂附近找到一条静脉,然后将标本采集针放置在该位置,以取出所需的造影剂。在注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暂时的不适感。过了一段时间后,医生会开始拍摄头颅内的X光照片。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大约1-2小时,同时对于需要持续观察的病人,还需要安排住院观察或者重复检查。
总之,头颅DSA是一种合适而顺利的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和血管供应情况,促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然而,由于所要施加的辐射量比较大,在该技术使用之前,医生还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确保个体能承受或能够接受所必需的辐射剂量。
以上就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造影”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问题,请咨询我们,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聚集10余位国际神经外科专家,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为神经外科疑难手术案例提供国际前沿远程咨询意见和手术方案。
- 文章标题: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造影(详解)
- 更新时间:2023-06-14 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