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断,但医学界国际交流未曾中断。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参观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手术室
3岁患儿康康重燃生命希望。康康因视力下降、头痛、呕吐等,就诊时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及下方占位、鞍区占位”,坐标上海的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简称INC),邀请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疫情期间不远千里来到中国,较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孩子顺利完成手术。
据悉,这也是江苏省卫生支撑计划中德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之一。目前,孩子术后恢复良好,原有的视力得到保留。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与中国患儿合影
新冠疫情以来,国际间交流往来遇到前所未有的较大阻碍。尽管线上学术交流依旧进行,但跨国手术计划去年无奈被迫暂停。然而病情不等人,神经外科患者更是如此。
康康便是其中之一。“再不手术,孩子就可能因为肿瘤压迫,导致双目失明了,救救孩子吧!”康康妈妈此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因病变位置复杂、切除较其困难,许多专家都建议保守放化疗。
再耽搁下去,患者等不起。经过前期沟通,来自德国的巴特朗菲教授原本计划今年二月来华开展手术治疗。但疫情再度反复、无奈又一次拖延改期。四月下旬,充分了解中国入境及防疫政策后,巴特朗菲教授下定决心出发。
在上海防疫部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市卫健委等多方面沟通协调后,近七旬的专家较终顺利完成隔离,离开隔离点时,他不忘点赞,“上海乃至全中国的防疫做得这么好,细致又周到!”
针对疑难脑瘤病例,中德专家联合咨询中
隔离结束后,巴特朗菲教授开启系列手术示范项目:康康是首位受益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德国教授凭借娴熟技术,切除了孩子鞍后肿瘤压迫和移位脑干的病灶。术后,孩子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一夜,次日即转入普通病房。术后MR显示:肿瘤得到全部切除。目前孩子恢复良好,几乎放弃治疗的一家人为此感激涕零。
乐观开朗、热爱公益的20岁花季女孩小林,也是受益者。小林不幸查出“脑干占位病变”,活检后确诊为桥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辗转多处的小林妈妈,得到的消息都很沮丧:根据以往经验没有可能手术。
“我们也没想到,几乎全部医生都建议放弃治疗,德国专家表示可以较大水平切除肿瘤,高切除率将带来高生存率。”小林母亲激动地说。手术顺利,小林肿瘤得到全切,术后次日转入普通病房,没有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术后三天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八天出院。更令人意外的是,术后病理显示“低级别胶质瘤”,这意味着女孩今后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据统计,此次巴特朗菲教授在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合作的3家三甲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二人民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共为数十名疑难脑瘤患者主刀手术,很多达全切或较大水平顺利切除。目前多数患者已出院,部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因手术全切而康复。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在华主刀疑难脑瘤手术
在中国待了一个月后,近日这位德国专家顺利返回老家并向同行感慨,“中国防疫做得好,健康码不离身,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德国人学习!”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于2018年在上海成立,着力打造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圈。至今开展两届范围业界年会,首届年会邀请8位神经外科杂志主编参加,同时开展近20场国际专家教授学者学术沙龙,对接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手术示范。
原文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75720
- 文章标题:解放日报报道:疫情交流“隔离不隔爱”,欧洲专家与中国同行同台救患者
- 更新时间:2021-06-18 14:07:34